
骊山梦境
文/杨伯仲
梦中,
我踩着方砖铺成的路去赶一场大戏。
砖上刻着仓颉绘制的图形,
毕昇操纵着它在脚下跳跃,
向前延伸,
弯弯曲曲。
剧场设在骊山绣岭之巅,
场面很大:
苍穹作幕,
上有日月星辰布景,
周有江河山峦衬场,
人和树木、飞鸟、花草、虫兽皆为观众。
浮云成了演员,
变幻演义着一场场剧目:
时儿腾挪撵打,
时儿装腔作势,
时儿缠徽绵绵,
时儿雷霆震怒,
将一部五千年华夏史演义得精彩绝伦。
大幕拉开,
剧目依次演出:
滿目洪荒,女娲补天;
幽玉宠妖,储候遭戏;
丽山造陵,零垣抗“寇”;
鸿门设宴,王权易帜;
张骞使西域,榴花漫骊麓;
温泉水润滑,贵妃享赐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华宫霓裳翩翩,渔阳鼙鼓咚咚;
总统坐阵督战,张杨抗战逼宫;
东方旭日冉冉,骊龙衔珠腾空……
仅一曲“长恨歌”就唱得温泉扬波,
寒露凝珠,
绣岭罩雾,
松柏婆娑,
彩鴙哀啼,
人兽垂泪。
“古咚”一声,
惊得梦醒。
放眼望:
神州战正酣,
共图复兴。
更有一群红男绿女,
颜头苍面,
扯颈长吟歌盛世!
2023年4月12日

杨伯仲:退休前从事骊山景区和旅游管理工作,曾在多家报刊发表通讯、调查报告数十篇;出版有《临潼观奇》《华清池骊山导游》《秦涌館秦陵导游》《骊山名胜传说故事》《校园缀珠》等书籍;所撰"临潼石榴红"并参予拍撮的专题片在央视播出;所写论文入选民政部基础建设论文集。为澳华诗艺会会员。有百余首诗歌刊于《丝路诗刊》《澳华诗艺丛刋》等公众号,人民日报网、百度网亦有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