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石码,人民路8号,《朱子家茶》店主林南溪先生

闽南石码 也有朱子茶
文/右君
2021年3月22日,领导人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考察,他特别参观了福建武夷山朱熹纪念馆,纪念这位著名的宋代理学大师。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期间他还常与同道、门生于竹林泉边设茶宴,品茗赋诗,斗茶吟咏。
“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顿觉尘虑空,豁然悦心目。”朱子的一首《咏茶》,将武夷茶之滋味和精神写就,还赋予武夷茶以更为广博鲜明的文化特征。
领导人也说:“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朱子爱茶,为纪念朱子,我们这次特别择取一款生长于武夷山岩石山涧之中,吸取植物花香、日月之气的武夷岩茶,其“香、清、甘、活”的滋味,完美融岩茶四大特色于一体。如果说肉桂如名将,水仙如名媛,那此茶大有名儒风范,欧键汶老师为其提名曰“朱子茶”,以饗众爱茶之友。

朱子茶,属福建武夷岩茶,品质优异,最大的特点是“香气馥郁,茶汤醇和”,集合武夷岩茶各大特色于一身,品质平衡,符合大众饮茶的口味,所以不管是新茶人,还是老茶鬼均可以上手试喝。这款茶,由茶农摘取当年新茶,经过文火慢炖,留住茶之香气,锁住各种草木滋味。品饮此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巅的韵味。朱子茶,作为一款高品质的武夷岩茶,集“香、清、甘、活”四大特色于一体,一如儒士之精神。沸水高冲,茶香馥郁,浓浓的奶香,混合着桂花香、粽叶香、青苔味次第转换,共存但不冲突,香高而持久,每泡茶香均有略微区别,“岩韵”明显,正如儒士一生所求不是短暂的香浓欲裂,而是悠远的香远益清。清,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茶汤清澈,液底很干净,叶片红绿相间,且极耐冲泡,十多泡后仍有香味。此清之特质一如儒士一身清风,婀娜飘摇的文人之气。甘,茶汤入口甘爽滑顺,缓缓吸入,回甘快,韵悠长,清凉感贯穿始终,有“香茶汤醇和”之感。岩韵停留在口腔,完整诠释着来自湿润大山的草木滋味。好茶贵在回甘,留存胸臆的是余下的一缕“韵”,不正是古之圣贤所求之道。活,此茶在冲泡过程中,香气一直在变,有种鲜活的质感,滋味长久停留在口腔,醇厚、甘爽,饮后杯底香气停留。儒士不似道家一心归隐,也不似佛家看破红尘,他们是热爱尘世又不被尘世束缚的“中庸者”,热爱生活的一群人,啜此茗茶清品,妙会于心,确是人生一乐。茶之为物,在朱熹这个儒学大师的眼中,不仅是能够帮助人提神醒脑,修身养性的良物,还成为能够阐明理学的一种媒介,他说:“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饮茶,有一种单纯的乐趣。爱茶者,单是摇摩茶具,闻着茶香,便可自得其乐。饮茶,也有一种雅人的深致。品啜“朱子茶”的岩骨花香,沉思朱子的“理而后和”,自成一种儒士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