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大峡谷记
作者:桑农
上谷西南,蔚州西北,群山耸立,绿树成荫,小小村落依山而缀。崇山峻岭间,桑干河水顺峡谷奔流,美其名曰:“桑干河大峡谷”。仰望高山,可见山腰有洞,亦称:“象光洞”。
自秦汉,汉匈争霸桑干河畔,大小战事连年不断,唐许浑《塞下曲》:“夜战桑干雪,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书信,犹自寄寒衣。”
唐魏征为平战乱,谏言桑干河大峡谷南山洞造庙,北山洞建观,名曰:“相国洞”,谐音久:“象光洞”。建造数年,庙宇道观于山洞内外,堂室宏大,钟声悠远,香烟缭绕,宾客成群,至此远近乡民生活安逸。山腰奇洞深远,洞内长炕可无数僧客夜宿,谚曰:“象光洞炕尽管上。”洞外悬崖万丈,昼有木板通达,日落板收,虎狼畏止,僧客安夜。
己丑年春,象光洞被匪占,和尚道人逃散,游客惧其。解放军近前剿匪,南山洞有郭氏兄弟率众匪顽抗,困匪数日,缺食而降。日久寺庙道观随光色衰,峡谷内,河水怒吼,阴风呼叫,行之峡谷因寂静致头皮发麻。泥河湾者向东过大峡谷,至谢家湾、河南庄、西东二坪以小卖为生,见人曰:“峡谷有仙女,若隐若现。”话者绘声绘色。每逢神祭,乡民至峡谷古庙遗址跪地焚香,饮香灰为药,皆感精神气爽。吏告:“精神气爽,内心作祟,香灰非药,饮多丧命。”尽管如此,仍有信者。
壬辰年秋,十八大会于京都,聚民心,复古文,开道大峡谷,重修象光洞。越明年,大山脚下大道平坦,北通上谷,南亟蔚州,西达阳原,东入涿鹿,大峡谷象光洞以旧换新,气象万千。
春和景明,峡谷上下春风送暖。小树吐绿,小草发芽,鲜花盛开,百鸟鸣唱,深山春光引文人游客多会于此,登高山,观古庙,赏道观,怀古畅想,其乐融融也。
酷暑来临,峡谷中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微风凉爽,此乃避暑圣地。静坐河畔,观流水激激,听石鸡咯咯于山坡之上,犹如歌乐,随声附和,心生之乐也。
暑去秋来,驾小舟泛游桑干之水,赏峡谷秋景,拍照留影,身心俱爽。夜幕,秋月映照山水,举酒对月,抚琴而歌,清茶翰墨间叙话人生,此乃品味之高,雅兴之大也。
岁暮天寒,古庙、道观、田野、果园,万籁俱寂。石鸡、鹭鹭、野兔成群于山林雪地觅食,可观而不可捕也。
北方严冬,莫说玩无去处,四海宾朋会于峡谷,观雪景,赏梆戏,食筋道黄糕蘸大碗熬菜,飞滑青冰白雪之上,此乃乐趣无穷也。
噫!桑干河大峡谷,美哉、壮哉、乐哉、妙哉也!
(癸卯年初)
作者简介:桑农(笔名),即桑干河畔的农民,山野村夫,果园居士,十八岁入伍,三十八岁转业,军旅生涯二十年,曾就读空军政治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现工作于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要负责文学创作协会工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朗诵者简介顾黎明,网名:春姗如笑,中共党员,原是高校党政管理干部,业余朗诵爱好者。退休后,热衷公益,积极传播正能量,力求用声音诠释美文好诗。时有诗文和诵读作品发表各公众平台,多家公众号平台特邀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