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外出归来,走到楼底下,都会习惯性地抬头望一眼母亲房间的那扇窗户。我总能看见母亲在深情地望着我,那花白的头发、慈爱的目光、浅浅的微笑,那窗框就像一个完美的画框,温馨的画面时常在我的脑海浮现。
春去秋来,望眼欲穿,不知道母亲守望了我多少回才被我发现。
去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因上班走得急忘拿手机,我匆匆忙忙回家取。偶然一抬头,我发现母亲正在窗户前张望,看到我使劲地挥挥手。到屋里,看见母亲拄着拐杖从窗户那边走过来给我递手机。
“妞,我正发愁你这手机没带怎么办呢?给……上班别迟到了。”我接过手机,扭头就走,走到楼底下,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母亲依然在窗户前张望着,望着我远去的背影。我走在上班的路上,一股暖流涌上心间。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禁落了下来。如果不是偶然抬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离开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的目光一路追随。

母亲在窗前等待下班的作者
前段时间,一次晚上加班,我给丈夫打电话让家里人先吃饭,不用等我了。我加完班到小区已是晚上11点了,一抬头,发现母亲屋里灯光通明,窗前一动不动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我摆摆手示意她过去。她似乎看见了我,也向我挥了挥手。
等我到了屋里,母亲说:“妞终于回来了,饿了吧?”说着给我递了块面包,让我先垫垫肚子。看我狼吞虎咽的吃相,老公说:“咱妈还没吃呢,来,我给你们热饭。”
我带着埋怨的腔调说:“妈,我不是说让你们先吃饭,不用等我,你就是不听!”
母亲笑笑说:“傻妞子,妈不饿,和你一起吃饭才有滋味。”听到母亲这话,我为刚才的埋怨感到羞愧。我知道母亲不是不饿,是看到我平安归来才放得下心。愧疚和感动涌上心头,吃着吃着,我的眼睛模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粗心的我其实早就应该发现母亲的这个举动。
记得在河南洛阳上大学我第一次回家时的情景,母亲在天桥上向火车站的方向巴望着,看见我背着行囊归来,那时的母亲还能跑动,她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我,一把把我揽入怀中,哭成了泪人,嘴里不停地念叨,妞回来啦,回来啦。
邻居大婶见了都羡慕不已:看这母女感情真是深啊。她还说:“妞啊,你都不知道你妈每到周末不论刮风下雨,都是一如既往地站在这儿盼着你归来,直到天彻底黑了才肯回家。”听到此话,看着满眼泪花的母亲,我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了下来。
后来,每逢周末不回家我都会打电话告知母亲,邻居大婶说,即使知道我周末不回家母亲也要站在天桥上巴望一会儿。太阳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天桥上的母亲,还没有等到远方的女儿。
近两年,母亲越来越老了,腿脚不灵便,一步也离不开拐杖,不能长久站立,但是每次回家,十有八九我都能看到站在窗前守望的母亲。
母亲知道自己老了,走不动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痴痴地守望。寒来暑往,母亲对我的守望成了她的习惯。每次回头,我总能看到窗前的母亲,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出去与归来的方向,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远去的小鸟。

作者与母亲合影
天涯海角,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也走不出母亲那温暖与期盼的目光。窗外是我的世界,窗内是母亲的世界。母亲用她的目光,将这两个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