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书写了一
曲忠诚为民的赞歌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他走了,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走了,带着对亲人和同事的不舍眷恋,永远地走了。走之前,他只是基层乡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走之后,他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一座永恒的丰碑,高高耸立,永远铭记。他的英名一一饶付贤。
让我们把时光退回到2018年7月6日这一天。是日,东乡区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高达二百多毫米。由于雨势凶猛,持续时间长,黎圩镇处于低洼的大部分农田、村庄被淹,山塘水库水位迅速超过警戒线,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严重威胁。当日下午五点半左右,后畲村委给镇政府值班室电话告急,该村一座小(二)型水库水位上涨迅猛,情况十分危险。更让人担心的是,水库下游某村还有两位八十多岁的村民,仍被洪水困在家中等待救援。险情就是命令!接报后,饶付贤等其他5位镇干部在镇党委胡副书记的带领下,搭乘当地村民的一辆农用三轮车,直赴离镇政府六里开外的险情点而去。

由于此时暴雨仍在持续下着,载着饶付贤等7名镇干部的三轮车,在到达黎阳至梧坊村的时候,被积水淹没的道路上已无法辨清前行的方向了。这里离救险点还有三里多路,人下车步行也无法掌控,而且危险性更大。怎么办?胡副书记果断下令继续前行,一来可提前时间到达,二来的话即使有情况,大家还可以将三轮车当做齐腰深水位的支撑物。就这样,载着他们的三轮车在当地村民对路况熟悉的情况下,摸索着往前开。然而,没过多久,这辆“漂”驶在路上的三轮车,不慎被洪水冲倒侧翻,车上人员都随即跌落水中。胡副书记等其他5名镇干部都相继抓到三轮车上的攀扶物,才幸免未被湍急的洪流冲走。但不幸的是,他们没有看见饶付贤的身影。胡副书记立即用手机拔打镇政府其他干部和附近村委干部的电话,请求救险。随后,经过赶来救援的黎圩镇干部群众和接报驰援的东乡区蓝天救援队的努力,除饶付贤外的其他6名镇干部,相继被救出到安全地带。直到翌日凌晨五点多,搜救人员才在离出事地三百多米处的深水沟里,将饶付贤打捞起来,而他却永远倒在抗洪救险的滚滚洪流之中。

事发后,当地干部群众自发地前往出事地悼念这位为民献身的好干部。饶付贤在黎圩镇工作已有近七个年头,他曾先后挂点枫山,上池等多个村委会工作。所在之处,村民对这位清正廉洁,厚道朴实的镇干部都交口称赞。上池村委李木华书记难掩内心的痛苦说:“饶站长对村民好,老百姓有什么难事总是爱跟他说叫他去办,他答应老百姓要办的事也总是说一不二,就一定要办到。此外,他挂点我们村后,从来没有在村里吃过一顿饭,太正直了,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干部。”枫山村有个叫李微的小女孩,从小失去父母,一直是跟爷爷奶奶生活。饶付贤挂点枫山村时,经常去她家嘘寒问暖,捎去生活学习用品。当他发现李微家的居住房既矮小破旧,还属危房时,饶付贤多次到区扶贫办,为她们家申请到了6万多元的危房改造资金,并和村组干部协力为她家建了一间新房。“如果没有饶叔叔的热心,尽心,我们家就住不上这样的新房子。”当得知饶付贤出事后,小女孩几乎天天都会流下眼泪。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饶付贤为抗洪救险不幸殉职的事,经新闻媒介报道后,引起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邬定忠,抚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杨瑞春以及东乡区党政领导,都先后到其家慰问,送去温暖和关怀。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准备材料,为饶付贤申报“江西好人”、“烈士”等荣誉称号。言及此,饶付贤的爱人付贵娇(作者表妹)说:“付贤走了是不幸的,但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太多的关爱,庆幸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愿他泉下有知,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付出生命为人民,贤良方正名千古。饶付贤,一名心系百姓安危和疾苦的基层干部,在肆虐的洪灾面前,毅然选择了担当作为,选择了一往无前。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用舍生忘死的勇气,树立起人生一座高大的丰碑。致敬英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后记:今年7月6日,是连襟饶付贤(其爱人和本文作者爱人为表姊妹关系)殉职四周年祭。付贤原本即将提升到新的领导岗位就职,在东乡区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上显示7月11日,也就是事发5天后,他就将赴东乡邓家乡任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一职。然而,他再也听不到爱妻对他只顾工作不顾家的”抱怨”,听不到心爱的儿子对他的声声呼唤,听不到一切的一切……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