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文化喜传承
作者:武稳祥
我陕西省文学泰斗陈忠实先生曾说:“作家应关注自己生活的土地,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纵横万里终南山北麓,上下千年古都长安城南。东奔浐水、跨河恰与白鹿原并驾齐驱,西临樊川、越川正和神禾原比翼双飞。南屏秦岭、重峦叠嶂郁郁苍苍白云飘,北瞰西安、龙盘虎踞隐隐约约青墙绕。浐河潏河双抱环绕,地貌呈三个台阶。海拔470--630米,制高点就是塬中心的 ‘少陵塚’。
塬的地势 是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起自引镇、西北迄止塔坡,南北长20公里。东起浐川、西到樊川,东西宽10公里。这里原高气爽,秀景壮丽。倘若亲临其境,令人情不自禁 顿觉天阔地展,心旷神怡。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 达官显贵、以及俊男靓女们,游玩观赏、踏青纳凉的佳境胜地。也是文人墨客们写景言志、畅怀抒情的惬意之所。这里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热土 — 少陵原。
该原古名 ‘鸿固原’。公元前65年 因汉宣帝在北部原垴 — 古杜国封地修建陵墓,故又称 ‘杜陵原’。相传汉宣帝神爵4年(公元前58、11、)有11只凤凰 集于杜陵,呈祥降瑞,故又称北部为 ‘凤棲原’。后来公元前71年,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许平君、惨遭霍光之妻霍显的毒害而亡,安葬于原上司马村北。因其陵封土小于杜陵,故称小陵。古时 少、小 通用,故 又称少陵。因而 逐又称其塬为:少陵原。
话说西汉中期,许平君本是汉宣帝刘询在民间时的结发妻子,贤惠善良 聪颖超群,她是我塬南部庞留村人。汉宣帝为君之后,不忘旧情 力排众议,立她为正宫皇后。当时是大将军 大司马 博陆侯 霍光摄政,权倾朝野。他妻霍显 想让她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就重贿宫中女御医淳于衍。趁许皇后生产之际,暗施毒计,害死了19岁的许皇后。
《怜 许 后》
香 消 玉 殒 归 故 土,
云 愁 雾 惨 天 地 泣。
公 理 昭 昭 愤 何 在?
鸣 冤 声 声 泪 雨 飞!
许皇后英年早逝,汉宣帝悲痛断肠。他也明知是霍家所为,但他强咽苦泪、隐忍不发,充分显示出了他深厚的城府、和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他把许皇后埋葬在了离他杜陵16里、她的故乡大兆原上。少陵呈三个台阶,象征神仙居住的昆仑山。寄托着美好的愿望,也足显宣帝对平君是多么的情深义重。少陵塚南北长139米,东西宽134米,高24米,俗称:台台塚。许皇后静卧故土,耐心等待着汉宣帝给她报仇雪恨的一天。
霍光辅佐揽政20多年,在这期间 霍家的权势遍及朝野,他有好几个儿子 女婿都掌握着京城和皇宫的戍卫军权。长达6年之久傀儡生活的汉宣帝、他一直隐忍不发,积蓄力量,伺机复仇。
古曰:“水盈则溢,月满则亏。”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立即亲政,他首先一步一步慢慢剥夺、收回了霍家子弟执掌的兵权。霍光去世的第二年,霍家人也都知汉宣帝对他们一直不满,还想叫霍成君谋害汉宣帝。不料有人告密 事情败露,就铤而走险,阴谋叛乱。汉宣帝奋发雷霆之怒、指挥军队将霍家满门抄斩,男女老少 无一幸免。仅霍成君被贬昭台宫,过了12年后 自杀。因此 株连数千家都倒了霉。
据传说:汉宣帝剿灭霍门之后,将女御医淳于衍拘至少陵塚前 点了天灯,火烧元凶 祭奠亡灵。许平君的千古奇冤、终于报了仇 雪了恨,她也应笑慰九泉了。真乃是善恶必有报、大快人心!
(以上摘录于拙作 ‘史海钩沉少陵塬’)
星移斗转,世事沧桑,弹指之间,千年已过。‘故剑情深’‘南园遗爱’,汉宣帝和许平君 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世代流传,如今 人杰地灵的少陵塬,在新形势下 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为了发掘继承 宣传光大少陵文化,名列前茅的传播者:呼延小舟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就应该先介绍一下他。
在我周围的文朋诗友里,其中 有一位比我年小的同村挚友名叫呼延小舟,号少陵居士、斋名无风堂。我住北堡,他居上堡。他聪颖勤奋,在严父的熏陶下,自幼刻苦练习书法,长大后、毕业于中国书画函大,自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善诗词、工书法,注重全面发展,真、草、隶、篆、画、刻等无所不能。
于2004年曾荣获西安市文联颁发的 “德艺双馨” 烫金奖牌。文坛群星灿烂,殊荣可喜可贺!2015年5月,飞赴韩国进行文化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为迎奥运给西安各门在全球征联,他十分荣幸地为西安西门(安定门)隶体书写 江苏王敬入选的长联:
商贸通欧亚 驼铃成史话
汽笛一声 春风又绿新丝路,
人文胜汉唐 舜日映秦川
尧天万里 古邑更开大锦篇。
端庄秀丽,入木三分,此举为我村增了大光。他现为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身兼七、八个职务。他不但谦虚诚朴 多才多艺,而且事亲至孝,其父早故,2011、9、25、为其母举办80大寿庆典,盛况空前,声播城乡,在我村首屈一指。我也触景生情,即景赋诗一首 为友而恭贺添彩。
《贺 华 诞》
1
饱 经 沧 桑 八 十 春,
含 辛 茹 苦 一 片 心。
世 态 炎 凉 等 闲 过,
天 长 地 久 长 寿 君。
2
栉 风 沐 雨 度 日 月,
不 忘 哺 育 情 义 深。
教 子 有 方 传 乡 里,
后 辈 竞 孝 报 慈 恩!
事后,我有感而发,乘兴奋笔写成 “华诞侧记”,全程记述了当日之盛。其中在文首曰:
金 秋 欢 聚 庆 华 诞,
母 贤 子 孝 树 典 范。
弘 扬 孝 道 承 美 德,
城 乡 遐 迩 佳 话 传!
不久,他托人由西安给我捎回了一封用毛笔宣纸写的信,蝇头小楷也是他的强项,文字并茂:
稳祥兄如面:(摘录)
蒙君为母亲大寿撰文赋诗,不胜感激!《华诞侧记》更使兄百般辛劳,此情难以言表,弟均铭记在心。字里行间 足见兄近年学文所下苦功,令人钦佩!文辞日益精妙,可喜可贺!……
至于文章中有误之文字、理当指正,何言歉意?是我校对不细所致,本应羞愧。幸有兄及时发现,以免更多玷污人眼。……
再次致谢 辛卯年初冬 小 舟 (盖章)
春去秋来,日月飞度。2013、6、20、其母高寿仙逝。大家闻讯均悲,我连夜作了一篇诗歌以表哀情:
《悼 萱 堂》
1
抚 儿 育 女 恩 如 山,
惠 朋 睦 邻 人 称 贤。
八 秩 春 秋 多 风 雨,
一 朝 驾 鹤 升 归 仙。
2
悲 泪 怎 洗 心 头 痛?
泣 声 难 唤 亲 人 还。
门 倚 慈 母 今 何 往?
窗 含 冷 月 怀 西 天!
我俩虽然年差16岁,但意气相投,肝胆相照,彼此敬慕。这或许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忘年交”吧。我的好几本书都是请他书名题词的。其实 我们天各一方,各自忙碌,一年也见不上几回面的。好在现在通讯方便,若还有事 就用手机互相联系。正象北宋词人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情 洒 少 陵》
各位老师:大家好!
由我村青年书法家呼延小舟主办,旨在发扬少陵文化,在大兆镇成立了 “少陵文化研究会”。我有幸参加,归来乘兴笔录盛事,今找出来请大家分享。附录一张合影照片:我右边是长安区作协主席张军峰老师,我左边戴眼镜的老者是长安老作家毋东汉老师,最左边是聚贤堂主人呼延小舟。
“少陵文化研究会”成立盛会侧记
2017、10、28、 今乃‘九、九重阳节’。早10点,儿子文超拉着我及俩爱孙前往大兆 参加由书法家呼延小舟主办的:“少陵文化研究会”成立盛会。完全没有料到:场面规模、气派宏大,热烈喜庆。各级领导、文化名流、道观住持、高朋乡友,精英荟萃,俊杰云集。真可谓:群贤毕至,蓬荜生辉!欢聚一堂,喜气洋溢。礼炮震耳,锣鼓喧天。
公路两旁的小车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见头。大门顶上 ‘少陵文化研究会成立盛典’ 的拱型横幅格外醒目。大门口敲锣打鼓,兴高采烈,热情欢迎宾客光临。几十条长长的大红祝贺条幅垂挂满墙。聚贤堂内外 人流涌动,你来我往 熙熙攘攘。
大门两旁对联曰:“临陵兆若观靑史,望大山如仰古贤” 为小舟自撰自书,雄健秀丽,华堂增辉!大厅两旁悬挂着好多介绍宣传少陵的图片及简介,图文并茂。我都来不及浏览。大厅里宾客满堂。主席台前面摆放了长长地两行桌椅,桌上摆有水果书籍,两边还各摆有好几长排椅子 长櫈。
鸣放鞭炮,大会开始,司仪衣冠楚楚,满面春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首先 一位年长领导登台,宣读上级的批书,宣布小舟为首任会长。接着,小舟满面笑容,不卑不亢地致欢迎词。他其中说 “今日值此喜庆之际,我十分感谢大家 百忙挤暇,前来助兴。有这么多人的热情支持,少陵文化一定能够发扬光大!”随后又陆续上去了七八位名人致词祝贺。
接下来,以各种形式庆贺 ‘少研会’ 的成立:一位小女孩童音朗朗 背诵 ‘三字经’;有单人和群口的诗歌朗诵;有一身白绸衫的男、女太极拳表演,飘逸优雅;东岳庙的道士细品长箫,清音悠长,伴舞太极,柔中藏刚。尤其是左明心吹的“埙”,如诉如泣 古典深远,扣人心弦!最后 还有一群小朋友的武术表演,技艺娴熟,生龙活虎,更是博得了大家阵阵喝采不绝,久久掌声雷鸣!之后 大家还坐在聚贤堂门前合影留念。
盛会完毕,小舟及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去会餐。我和呼正贤老师 兴安兄在一块儿,都说:咱就不吃饭了。我仨即同车而归。
归途,我暗自寻思:小舟为了筹备今日的盛会,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也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更不知都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啊!来参会的人,我大多都不认识。还好 有几个熟人:每小平、王润年、白凤斌、曹昀、孙仲续、王家英。又新认识了张军峰、左明新,他们都给我签名赠书,以后定当拜读。完全猝不及防,每小平让我也和别人一样,在他的笔记本上签个名。再三推辞不过,我即匆匆写下了 “少陵文化,携手共勉”。
在聚贤堂大门外南边、还专门竖立了一个大签名板,有好多人龙飞凤舞 已在上面签了名。在这文化气氛如此浓郁之地,我深深感到自己是何等地渺小啊!我也就在左下角,小小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先,还给每位来宾胸前 都佩戴了一朵小红花,以示光荣…… 预祝 ‘少陵文化研究会’:
根 扎 故 土 壮 少 陵,
华 芳 神 州 颂 太 平。
雏 凤 凌 空 翔 盛 世,
老 骥 俯 枥 夕 阳 红!
一一 武稳祥 乘兴随笔
2017、10、29、记
从此以后、每逢星期日,小舟必由西安驱车回到聚贤堂。四面八方 闻讯而来的诗朋文友,大家欢聚一堂,都来聆听小舟的精彩讲演。小舟他 说古论今、侃侃而谈,渊博的学识、犹如潺潺清泉 滔滔不绝。听讲的人无不深受教益,钦佩不已。
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是 “修身 齐家 平天下。” 小舟他深得其妙,在西安创建了 “修齐学堂”。定期为学员们讲演宣传儒家的修齐思想 和孝道文化。
2002年春,我呕心沥血 历时三载、写成了自传体回忆录,也是处女作《蹉跎年华》。就是请他写的书名和题词,大为拙作 增光添彩、如虎添翼!
2012年秋,我和众友合作 为故乡写成了《千年沧桑古鲍陂》,电话请他书名题词,他慨然应允。写好后他因特忙 未能送回。我就让好友刘社民开小车、送我到西安西七路小舟处。馈送墨宝后,他又热情请我们到饭店吃了饭,如此友情 永难忘怀。
2016年冬,文友于理余由韦曲给我捎回、作家王峰老师的 ‘征稿启事’。阅后深为所动,即把多年的习作诗整理汇编成册,取名《诗苑雅韵》。又请他为其书名题词,他慨然应允,笔走龙蛇,使之锦上添花!
2018年夏,女儿文娟带我俩老人去了趟北京,目睹名胜 使我的视野豁然开阔,倍感欣慰。归来,乘兴边忆边查边录,我的《春暖京华》成书后,请他书名题词。他振臂挥毫、欣然而成。
2020、10、17、灞桥文友李忍民 由上海打工归来,相邀了王曲的孤鸿,滦镇的朱孝武,斗门的薛鸿波,商洛的岳若霞,蓝田的程宏远,共六位文友前来我家小聚会。(有的人 还是专门请的假)我和他们都是首次会面,相同的爱好、意气相投,交谈投机,气氛热烈。
饭间,我弟润祥也到了,打了电话后 知晓小舟正好回来,也就开车来了。润祥提议 应到大兆 小舟的 ‘少陵文化研究会’ 去坐坐。大家都很高兴,文超开着车 拉着我们都到了‘聚贤堂’。大家在大门口合了影。进门展望 屋内文化气氛极为浓厚。大家环围大条案一圈 落座后,小舟居中 开始了热情洋溢的讲演。
他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历经了多少改朝换代、一直讲到如今。按照顺序 各个朝代有名的人文趣事,他讲的风趣幽默、滔滔不绝。大家频频点头,无不佩服他的博闻强记、学识的渊博,口才的流利顺畅,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觉得实实不虚此行。归来以后,朱孝武、孤鸿、薛鸿波 连续都写了文章和诗歌,如实详细记述了这次少有的文化小聚会。热情赞颂了这真诚的友谊。
今年(2023)我村 “二月二 药王庙古会”,广大村民爆发了被疫情压抑了三年的喜悦,我村组织了隆重空前的热闹场面,彩旗飘飘 锣鼓喧天,鞭炮礼炮 烟火冲天。在开大会之前,小舟在办公 2 楼会议室,为乡上领导和各村干部、举办了宣传少陵文化的精彩讲座,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有外村的人夸赞说:鲍陂真是出人才。小舟又一次为我村增光添彩,实在功不可没!
我因先后学写了几本书,长安电视台曾两次前来专访,这在我村确实是少有的,也算是个小轰动吧。必将激励我更加应该谦虚低调,继续努力、不断追求上进。
我虽是个农民,但因热爱这文字行道,故能有幸结识周围一圈的文朋诗友,倍感欣慰。大家先后都给我了多方的帮助,令我尤为感激。正象原三益学校校长贺恩利曾说道:“呼小舟和武老是三益村 两张靓丽的名片,一个年轻有为,用笔书写时代;一个老骥伏枥,用诗文记录历史,值得后辈们学习,为三益村的人才点赞!”
今年,我村以武文超为首的新一届年轻领导班子,顺应 ‘可能拆迁’ 的历史潮流,决定为我村重修村史。这次由村上领头,召集了十几个人,人多势众,我也有幸参加。在这古稀之年,我一定和大家一起 同心协力,为这项有益当代、流传后世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义不容辞的绵薄之力。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给我各方帮助的老师和文友们!
正是:
西 安 城 南 少 陵 原,
历 史 悠 久 几 千 年。
天 翻 地 覆 历 沧 桑,
抚 今 追 昔 看 今 天!
——长安 武 稳 祥
2023、3、31、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