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活出自己的风格(4100字)
夏俊山《西游记》点评之九
西天取经,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六回写的这一难,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活出自己的光彩神仙:镇元子。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为地仙之祖,圣号“与世同君”。他不是妖怪,为什么会给唐僧师徒制造“一难”?数学老师讲“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笔者想“不相同的三点看出一个神仙”。
生活有品位
镇元子的住所在万寿山五庄观。我们知道,住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位。陶渊明的住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士之风,不言自明。刘禹锡的住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人境界,可见一斑。五庄观是怎样的一座庄园呢?
唐僧师徒“来于门首观看,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第二十四回)。这样的住所与妖怪的山洞比,简直是凤凰比蚊子,彩虹比炊烟,相差不是一个档次。
再往里走,“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一副春联,既有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又暗示了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雕花格子、‘天地’二大字、香几、黄金炉瓶等装饰,高贵典雅,豪华大气,表明主人的品质生活。
室内令人赞叹,室外是怎样的呢?悟空去取金击子,“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但见: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看不尽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再推开一层门:“却是一座菜园: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薯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荬,葫芦茄子须栽。”还有一层门,推开:“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真是美景赏不尽,一层又一层。想想深圳、上海的豪宅,据说售价十几万一平,其室内装修、室外环境大概也不会超过镇元子的住处吧?虽然,镇元子不在家,但是,从《西游记》的上述描写不难看出,镇元子很会享受生活,是一位的生活很有品位的神仙。
令人更为赞赏的是:镇元子地位很高,生活富足,岁月静好,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在寻找发展的路径。
交游有选择
孔子《论语·为政》中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译成白话就是:“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要进一步了解镇元子,看看他是否想有所发展,不妨先看一看他的日常交游,考查一下他所结交的朋友。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俗语也讲,人跟人好,鬼跟鬼好,蛆子跟着屎跑。唐僧在五庄观正殿,曾问童子:“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告诉他,之所以不供奉,是因为:“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帝指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相传他们是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尊神,在天庭,其地位仅次于“三清”。
九曜又称九曜星官,据说是九星组合,分别是:日曜(太阳),月曜(太阴),火曜(荧惑星),水曜(辰星),木曜(岁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镇星),罗睺(黄幡星),计都(豹尾星)。《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九曜曾经跟随托塔李天王出场作战,捉拿孙悟空:“罗睺星为头检点,计都星随后峥嵘。太阴星精神抖擞,太阳星照耀分明。五行星偏能豪杰,九曜星最喜相争。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其中,元辰星管十二生肖(子午卯酉),地位最低,所以是“家师的下宾”。这一交战的结果,“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
尽管九曜星官、元辰星一起上,也打不过美猴王(此时尚未取名孙悟空),但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在天庭的地位就很低。镇元子跟他们交往,是跟天庭的官员打交道,但是镇元子是俯视他们的,并没有把这些级别不是很高的官员放在眼里。
别以为“贵易交,富易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看看镇元子的交友圈子,你就会明白:神仙也长势利眼,天庭一样有圈子。镇元子与天庭的官员交往显然是有选择的。地位低于元辰星的,大概想巴结他,也巴结不上。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将路过五庄观,镇元子一清二楚。孙悟空是他的旧交,很多年没有见面,现在远道而来,镇元子应该守在家里接待,可是,他是怎么处理的呢:“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第二十四回)
地位尊贵的元始天尊邀请,不去的话,前途可能会受影响;多年前故交路过五庄观,他们的地位不高,留下两个最小的徒弟接待,面子上也算过得去。做一个人人羡慕的神仙,也得考虑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处世有心计
善于处世,广有人脉,这是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人间和天界,大概差不多。镇元子离开五庄观时,吩咐清风和明月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从这段留言可以看出:镇元子善于处世,且有心计。
镇元子号称地仙之祖,地位非常之尊崇,他的五庄观是“地接昆仑脉”,后院栽有一棵人参果树。天界大佬玉帝,权势熏天。他的老婆王母娘娘有一个蟠桃园,园里的蟠桃是众多神仙们的命脉之所系。蟠桃成熟,王母娘娘会开蟠桃会,神仙们想获得蟠桃会的门票,尝一尝仙桃,长生不老,得献媚、讨好王母娘娘和玉帝。镇元子有人参果,奇货可居。“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俗语:人不求人一样高。对你无所求,你官再大,我也可以平视你!镇元子就不需要看王母娘娘的脸色,她卡不了镇元子的脖子。
不过,神无近忧,也有远虑。镇元子人参果好是好,就是产量太低,周期也太长,一万年才产出三十个。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规模优势,走向垄断的可能性很大。看看天庭,连高傲的如来佛祖都在推行东扩计划,策划唐僧去西天取经。风水轮流转,大鱼吃小鱼,一旦玉帝利用权力搞垄断,不允许别处存在吃了长生不老的水果咋办?镇元子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他不甘心永远守着一棵产量极低的树。要知道,如果跟佛祖密切关系,搞个联合项目,或者在西天开个分号,多好。
唐僧师徒的到来是一个机会。与元始天尊拉进距离的机会,他不能放弃。唐僧师徒也要利用,于是交代清风明月:“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两个人参果,怎么吃?镇元子有吩咐:“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也就是只给唐僧吃,不让徒弟知道,这就是镇元子的心计。
笔者觉得,镇元子是故意下套儿:唐僧的三个徒弟没吃到人参果,就会去偷。抓住他们的这根“小辫子”,可以拉拢他们,让他们在佛祖面前牵个线啥的,增进自己跟佛祖的关系,方便自己做大做强人参果产业。当然,这样分析,《西游记》中是有依据的。
依据之一:第二十五回,二童子说到人参树被打倒,“止不住腮边泪落”,可是,“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人参果树,仅此一棵,被孙悟空打得“叶落枒开根出土”,大仙镇元子为什么“更不恼怒”?显然,这在他的预料之中。悟空所为,授人以柄,他抓孙悟空有了充分的理由。
依据之二:镇元子抓住唐僧师徒,“缚在正殿檐柱上”,表示要先打唐僧,悟空闻言,要求先打自己。“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前文已写明,镇元子知道“姓孙的”神通广大”,用皮鞭打悟空的两条腿,肯定没啥用,为什么还爽快地答应不打唐僧打悟空?无疑,这是有意卖个人情,为后面跟悟空结拜兄弟做铺垫。鞭打之后是下油锅,同样是放过唐僧。悟空作法,用石头狮子代替,把油锅砸破了。镇元子的反应是“饶他去罢。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扎一扎。”明知道悟空的神通,这样做,仍然是卖个人情。
依据之三:镇元子说要把唐僧放进油锅,悟空“自动投案”,要代师父下油锅。“却说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第二十六回)这段话再明白不过:你的本事我一清二楚。我抓你也很容易。到佛祖面前,你还是理亏。怎么办?你救活我的人参果树,我安排蔬酒,与你结为兄弟。
于是悟空请来菩萨,人参果树恢复生机。镇元子敲下十个人参果,“菩萨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镇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个。”人参果会,气氛融洽,皆大欢喜。
悟空成了镇元子的结拜兄弟,菩萨成了镇元子的过客,在座的不仅有唐僧,还有福禄寿三老,结局如此圆满,镇元子会拉近与佛祖关系,还用得着怀疑吗?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神仙的活法也不一样,镇元子生活有品位,交游有选择,处世有心计,活出了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