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杏花
作者 丑牛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一提起天坛,人们立刻想到那庄严肃穆的祈年殿、神秘的回音壁、以及满园的苍松翠柏。
然而你可知道天坛还有一片百年杏林,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满树繁花争芳吐艳,给天坛带来了勃勃生机。
朋友告诉我,天坛杏花已到盛花期,特别美,赶快到天坛赏花吧!
我们早早来到天坛,进北门,往西走不远,透过满园的松柏林,隐隐浮现出一片粉白,寻着那片片粉白往前望去,杏林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走进杏林,阵阵花香沁人心扉,恍若置身于童话般的仙境,我左顾右盼,流连于如诗似画的美景之中。
据说这是清朝末年留下的杏林,已有百年的历史。
老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满树繁花,那黢黑的树干疙瘩突起,被无情的岁月刻满了皱纹,然而就在这样的树干上,钻出了无数条新芽嫩枝,有的枝条上布满了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枝条上开满了鲜花。
天工如此神奇,沧桑岁月与青春年华在这里汇成了一部美丽的交响曲。
细细端详那花是五瓣的,瓣儿是粉白的,还有点泛红,嫩嫩的,嫩的让人不忍去碰她,唯恐碰坏了。花瓣簇拥着金黄色的花蕊,就像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看着这美丽的世界...
自古以来赞美杏花的诗非常多,“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朝诗人叶绍翁脍炙人口的名作《游园不值》。
宋朝还有一位大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颂杏花的诗《马上作》,诗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只差一个字,一个是“出墙头”一个是“出墙来”。
其实“红杏出墙”这个词,在这两个大诗人之前,许多文人墨客早就用过,如唐朝的吴融“途中见杏花”一诗中,头两句为“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可见叶绍翁和陆游的诗都应是从吴融的诗中脱胎而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这一关一出,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想象,叶绍翁在非常沮丧的情况下,忽见一只娇艳的出墙红杏,是多么惊喜万分!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另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杏花诗”,他对杏花的观察十分细致,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渐渐变成粉红,到全盛时变成雪白一片。
到天坛观杏花的人非常多,无论长枪短炮,还是片机、手机,几乎所有的游人都在照杏花,我也积极加入到拍照行列,频频按动相机的快门,拍下这美丽娇艳的花神!
京城三月美如画
天坛杏林吐芳华
古木逢春枝芽嫰
淡红褪白铺锦霞
作者简历
李俊杰(丑牛)
退休职工,退休前是中国航空工业下属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开始学习摄影和尝试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