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人间百态:
上次说了人间百态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那是人间百态中的常态。人间百态中,除了那些司空见惯的常态,还有一种状态是极态。
这种极态虽然也在人间百态中,却不常见。这些极态往往会让人觉得血腥黑暗,肮脏龌龊,凶狠残暴,缺德自私,憎恶不齿。
这些极端之态犹如魔鬼,就隐藏在人间百态的阴暗面里。其在一定程度或条件下,便会极其強烈地暴发出来,极其丑恶。
如穷凶极恶,丧失人性,做恶多端,不知羞耻,专横跋扈,妒火中烧,贪心不足,坑蒙拐骗,欺压良善,颠倒黑白,贪生怕死,出卖良知,鸡偷狗盗,吃里扒外,尔虞我诈,恩将仇报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状态让人不寒而栗,极其憎恶,不齿和悲哀。人间百态的支配者是心态,心态的平衡有如道家的阴阳平衡。阳光普照在心灵,就会有我们常见的百态,即喜怒哀乐爱情情仇。心灵中阴气太重,就会时常出现如上所例的极态。
每个人身上都有正邪两气,这正邪两气会随着境况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形形色色的人会做出形形色色的状态,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状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本质决定着你人间行为状态。本质的好与坏,其做事的行为状态是有规律可寻的。
一事当前,两种本质的人所做出的行为状态会截然不同。对别人取得的成就,本质好的人会赞美,本质差的人是妒忌。本质好的人借了钱会用性命偿还,本质差的人会想方设法赖着不还。
用玄学家的理论来说,人的秉赋是天地赋予的。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把人之秉赋为天地所赋说的非常清楚。既然正邪两气是天地所赋,其在现实生活中,予以更改也就相当困难。
大贤,大恶,善良和邪恶是天地所赋之气场不同,而成度不同。人群过百就会形形色色,所以在芸芸众生中,你所结交的友人是那么有限。气味相投者会少之又少。而你的友人一定会接近你的认知观念。正邪两气除了是天地所赋外,在社会活动中,也可以重新吸纳。所以先哲们告诉我们,近君子远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多结交有正能量的人,你就会正气充盈。常亲近邪恶的人,你的行为状态,就会频频出现那些不为人齿的极态。那些极态远离了人间普遍认知的百态。
浩浩荡荡的人间百态是那样的可亲可爱。即便是或喜或怒,或哀或乐,那是人间的正常之态。纷纷攘攘的大千世界,是那样的可留可恋,即使是爱恨情仇,那是人性赖以发展的剧情。而那些如霾如疫的极态,却最好消失得无踪无迹。因而做歌曰:喜怒哀乐谓人间,爱恨情仇亦自然。人生百态唤常理,唯有极态是逆天。
王立波:又聊人间百态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2023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