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和他的中药对联
文/段吉宏
古广祥,资深媒体人、岐黄使者、社会活动家、独立思考人。其受父亲的影响,矢志于中医药传播事业,在全球举办过20多次大型医药会。他的出版社还以用中文和英文出版10多种专业报刊,将医药信息免费赠送40多个国家的医药界。广祥先生不是中医执业者,他却毅然当起一名中医药文化传播者,一名不知疲劳的吹鼓手。他的贡献不仅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也在世界范围。
古广祥先生近照
广祥先生还是一位著名楹联家,尤其是中药联,我在之前的评论中发表过感概。中药对联作为中国文化现象,在各个历史阶段均有出现,但作品数量不多,常见快炙人口的不过几十副。自从广祥先生的出现,已彻底改变了这个历史。他曾以出版《中药趣联》及《本草医人论事》专著,撰写一千多副对联,入联的药名达几千种,且联中不用任何其他连接词,可见其功底之厚,钻研之深,精神之佳。这种撰联技巧令楹联界为之惊叹。
广祥先生的对联每有所本,他以几味中药名,反应一个时代人文气息,反应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伦理道德。一切事物,用中药说话,利用中药的性能、特点、作用将人间事物讲得明明白白,这应该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国楹联事业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请看:
粗糠仔/碗蕨/零馀芋;
苦豆根/仓庚/六什头。
上面6种物品,一般人没听说过,没接触过,不知为何物。可这都是中国几千年来,可以充饥的粮食暂时替代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就是靠这些东西裹腹才熬过来的,是当时社会和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广祥先生弟妹9人,父亲又受到不公正对待,一家生活之困境可想而知,我们古稀左右的人,都有过那段不堪回首的亲身经历。
作对联讲究平仄、对仗及词性的匹配,为此,广祥先生很多时采用了中药别名。据《本草纲目》记载,每味中药都有几个至十几个不等的别名,掌握不易,入联更难。上述这副对联的工妙在于“零”与“六”及“馀”和“什”之巧对。我是中西医结合医师,多年来,企图用中药名作对联,苦费心机,才区区十几副。在广祥先生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自愧弗如。
广祥先生是中国孝文化中描述的典型的孝子,2019年母亲离世,悲痛至极,他撰本草对联悼之,联曰:
垂珠/月记/断肠花。
知儿莫过母,知母莫过儿,儿子事业有成,母亲却走了,情感悲切。“去母”“家连”“吹血草”“垂珠”“月记”“断肠花”都是中药名,未添加其他情感的文字。从字义上而论,这是一副既工、雅,又饱含情感的对联。我连想都想不到,可广祥先生却做到了。
古广祥的母亲李涤嫦(1927--2019)
1972年,他去县城求学,却苦无住处,父亲通过朋友关系,住在县城边一贫民简陋房屋檐下,一住三年,自此与房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穷,非人所愿。他目睹房东早出晚归,樵枝煮饭烧水,地瓜叶喂猪的谋生过程,对于这种长年苦辛,数米而炊的日子,广祥先生撰中药对联记之,联曰:
多头苦荬/拱腰老;
无粉报春/因地辛。
又
半夏/番沉/无雪米;
常春/杂煮/苦天茄。
这两副对联朴实、情真、感人。“番沉/无雪米”(杂粮),“杂煮/苦天茄”(野菜)的确是那个年代人的苦难。我认为,只有经历过“因地辛”“拱腰老”的人,才能珍惜今天的幸福。
虎年立春预示一个好年的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广祥先生他高兴之馀,不误花期,挥锄春天:
冬术/生藤/旺梨草;
春兰/染菽/香景天。
从“旺梨草”“香景天”可以看出他对虎年的希冀而表露出美好心情。
陈香梅女士是世界著名华侨,社会活动家,她十分关心香港中医药发展,在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成立5周年时,她奋笔题词祝贺。2018年陈香梅女士在美国华盛顿逝世,广祥先生以中药联描述了陈香梅女士的辉煌人生:
香仪/戴胜/生龙骨;
梅片/飞蓬/露甲花。
香仪、梅片,巧妙中药嵌名。生龙骨,露甲花,既是中药名,也是对陈香梅女士的赞美之词。
2020年,中共党员、研究生李建辉到海南黎族自治具挂职副县长,党心连着民心,干部凝聚民意。广祥先生感概万千,立时写下一副正气联:
远志/彫琼,李子/心红/磨地胆;
公英/勒翠,梦花/力核/破天云。
上句,远志:远大志向;彫琼:使命;李子:喻李建辉;心红:雄心;磨心胆:艰苦奋斗。
下句,公英:好干部;勤翠:目标;梦花:宏愿;力核:倾力;破天云:成果。
此类时政大题最难写,一般联人也最怕写。而广祥先生却通过“远志”“心红”两种药名写出国家干部“敢教日月换新天”愿望与使命。“梦花”是愿望,“破天云”是使命。
中为李建辉副县长
广祥先生作为一名独立思考人,他认为,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行为。一日,他在手机上看到某城市小饭馆老板夫妻每日接济露宿者,有感而撰联赞扬了他们的无私善举:
却暑/款冬,黑老头/过街/陈佛手;
叩仁/兼句,勤娘子/行夜/使君根。
自私是对灵魂的一种伤害,社会不应该无视行善者的热心,人们应该对做好事,做善事的人时时加以表彰。
由于出身于农村的缘故吧,广祥先生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格外的情愫。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并撰联记之:
谷颖/薏仁,蓑衣子/蜜望/真珠母;
日精/年健,地节根/魁圆/巨胜苗。
他还认为,农村妇女具有“姓农、爱农”之本性。妇女能顶半边天,农村妇女是一个不可或缺群体:
处姑/熟地/牵牛子;
勤母/常春/转日莲。
写出如此恳切热情之语,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又如规则重字联曰:
知母/主田,固活/苦辛/犁嘴草;
拔麻/允蔚,还阳/辛苦/驳筋藤。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他以中药联诠释“三农",希望更多人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关怀农村妇女。广祥先生写的东西,是实在的东西,是接地气的东西。
广祥先生对文艺亦有独特见解,他说,无意求出名而闻名天下者方称大家,又及,艺术家之所以不平凡,在于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和发现“美”的眼睛。
海南欧阳飞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草书大家,广祥先生在欣赏其技法有此体会:笔生了得凭文胆;墨显翛然展慧根。并为此写下了一副精辟的中药短联:
法拢/知了;
文无/负担。
广祥先生对艺术是有感悟的,从这副对联可看出他有很好的美学素养,其言论全是内行名家术语,见解独特精辟。我不知道他是否书法家,但他足可当书法评论家。
欧阳飞 书
我与广祥先生未曾谋面,但我们网上相识已经很久。大概十年前,我发表《另类手法写挽联》在《中国楹联报》和《对联》杂志上,他看到后,通过三门峡楹联学会会长方留聚,找到了中国楹联家学会教学部副主任邹宗德先生,旋即才找到我。高兴之馀,他立即给我寄来了他的著书《中药趣联》《词牌巧联话人生》及《闲把人生细思量》。我很快读完了这三本书,广祥先生出现在我的艺术朋友圈里,让我始料不及,他是我一生的珍惜与荣耀。
广祥先生的《本草医人论事》共90个篇章,160馀副对联,涉及780种中药,将天下成败,人间恩仇,全都罗列其中药对联之中。如果说,中医以中药补气、活血、疗伤、养生,那么广祥先生则以中药论理明志、劝人、治愚、医世。
广祥先生事业和艺术的成功,应归功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他的父母亲以及为他那提供屋檐下居住求学的房东。古广祥,是安神的赭石,补气的人参,深林的灵芝,天山的雪莲。
2022年4月2日于湖南隆回
段吉宏,湖南隆回人,退休医生。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悉尼楹联协会会员,湖湘楹联百家之一,是第一个在澳洲街上免费书写对联的华人艺术家。
对联、诗词30余次获国家一、二、三等奖。著有《京兆韵》《段吉宏联墨》《澳大利亚纪行》及《八月天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