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63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63篇)
绿水青山 满韵清风
——青龙满族自治县
主播:沙漠驼铃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秦皇岛市西北境内,因青龙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而得名。1987年5月实行民族自治后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青龙满族自治县总面积3510平方千米,辖2个省级园区、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总人口55.5万,有满、汉、苗、回等11个民族,满族人口占69.6%,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
青龙物华天宝,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林地总面积440万亩,森林覆盖率57.89%,位列全省第三。巍巍连绵的群山中,矿产、林果、畜牧、山野、旅游资源丰饶,极具开发价值。县城距秦皇岛港120千米,距北京市250千米,距天津市265千米,处在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和冀东经济区内。
青龙盛产苹果、板栗、杂粮、梨、杏、核桃、山楂等农副产品,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京东板栗之乡、河北杂粮之乡、中国黏豆包之乡。2016年成功争创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县、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
近年来,青龙县委、县政府积极谋求资源优势向品牌价值转变,按照全城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和“多规合一”要求,编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适应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谋划 “一心四片”的旅游空间布局,打造东、西、南、北四条“三日游”旅游主线路,串联起沿线重要旅游景区。
围绕四季旅游,青龙满族自治县以春季踏青、夏季避署、秋季赏叶为主题,推出若干条生态旅游产品,助力青龙全县域生态公园建设;以“两湖六河”为主体,打造经典水上游览和娱乐项目,推出水上漂流、湿地观光、水上观鸟等系列旅游产品;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塑造红、绿、蓝、白多彩旅游产品,围绕红色文化打造“静动”结合、“红绿”结合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和旅游纪念品,延伸红色旅游表现形式,带动革命老区快速发展;结合冬季寒冷多雪的气候条件,打造雪乡、雪镇、冰城、冰瀑等冰雪旅游产品。
青龙满族自治县深入落实“旅游+生态”发展理念,以建设全县域生态公园和创建东燕山国家公园为统领,系统、协调推进全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整合力量、集中资金,变粗放绿化为综合美化,在保护和修复“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建成“金山银山”,打造一座具有旅游价值、充满浓郁满乡风情的绿色山城。

主播:高珏,网名:沙漠驼铃,喀什大学文学学士,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硕士,秦皇岛市教育局退休干部。生于戈壁,长于戈壁。愿是寂寞旅途中一曲清纯的驼铃,成为快乐旅途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