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
七绝·清明叹
军行万里
2023年4月5日作
浪漫习俗愧古人,
踏清祭祀暗伤神!
清明本是春游日,
却被今人只上坟。
注: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四月芳菲至,清明雨上时”,旧时清明的习俗,丰富且多样!但如今的清明节,人们似乎有些愧对古人!清明时节,大多在每年农历三月上旬(2023年在润二月),传统习俗上坟祭祖外,人们从野外祭祖归来,还要折柳枝盘成圈戴在头上,明朝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写道:“清明前两日渭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倩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而“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的意思是清明节祭祖归来,要折柳枝盘成圈戴在头上,若不如此的话,青年人会变得象满头白发的老人。《岁时百问》中曾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这个节气的时间里,气温回升,雨水频繁,阳光明媚,空气湿润清洁。清明期间除踏清效游祭祖,还鞠球、赏花、荡秋千、跳绳、放风筝、折柳——“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因此,清明本是春游的日子,却被现在的人们只开展祭祀前辈、悼念英烈活动!而忽略了其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有些令人叹息!
作者简介:
军行万里,本名季晓东,男,现居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从军行塞北,退役住江南”,原创:诗《五绝·诗酒润年华》、《七言新诗·杭州钱塘江大潮》、《七律·宋林逋》、现代诗《老班长》、《廉者贺知章》,词《青玉案·爱情之怒》、《满江红·捷报频传》,散文《蓝宝宝、绿厨厨……》、《风中雅颂、弦上诗篇》、《以“信息战”开启新智慧》(一等奖)、望海潮词作三首等,曾荣获中华精英文学奖和中华精英诗人荣誉证书、奖章奖杯等,被评为全国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最美读书人、2022年度十大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