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道办工作好几年了,每天早上到大楼时,都会被保洁问声“你好早呀”,“早!哦,习惯了……”我笑着回应道。

能不习惯吗?上学读书时不必多说,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谈起,就已经好几十年啦。那会儿先是担任了武钢大冶铁矿这个特大型国有企业下属某车间的宣传干事,而且一干就是五年,每天早七点(当时是7:30上班)不到便来到了办公室,兴许因“笨鸟先飞”之缘故,先是把领导和自己的办公室以及过道等卫生打扫干净,顺便把茶泡好,再到调度室去看看生产情况,再按轻重缓急捋捋自己的份内外工作,再到后来被评为全矿优秀宣传干部。随后担任了这个车间某工段的生产段长,单是要负责每天早上七点前的排班会,每天早上就至少要早到半小时来到现场了解一番,何况工作性质发生了“180度调头”,权当着“勤能补拙”吧……
九十年代末,又调至该矿生产营销科,先后担任矿调度和计划员等,每天早上六点半之前务必把全矿重要的指标数据、问题分析以及进购矿计划、停送电计划等等填表、入电脑、提供给相关领导,然后七点要开全矿生产视频会……
这样一干差不多十年,我又被调至该矿宣传部担任电视台台长等职,仅日常每天早上就雷打不动要提前一小时到岗,“零差错”的编辑好周一、周三、周五三天的各六条新闻稿件,有条不紊的安排好相应的采写录像、自办栏目、专题片制作、电影电视剧播放等等,若赶上重要事宜、重大会议、大型活动、临时事情等,不但要早来,而且要晚归,甚至昼夜连轴转……
2015年12月,办理了内退,离开了工作了30年的武钢大冶铁矿,被某区政府以及后来的街道办聘用,先后在发改局、住征局、党政办、宣传部、区政协、创文办、街道人大工委等工作过。政府机关法定早上八点半上班,或许是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天早到半小时是最晚的,通常都是早到个把小时。
记得连续三年均担任(负责)该区政府、街道办春节晚会总导演时,常常“私车公用”八点半之前便赶至某单位、某部门、某排练处、某制作点等,商讨节目、把控细节、避免失误、确保效果……“好习惯定会带来好处与幸运的”,最终,每每获得了担任过某市电视台长的区委宣传部长等领导的首肯“辛苦了—老康!”“真不错—康师傅!”“很精彩—康导!”;在住征局那会儿,恰逢该局办公室主任能说会道,他看我每天早早就来了,也提前上十分钟来到办公室,并提供了煮茶壶煮黑茶喝,我们还专门邀约了该局一位性格非常内向的选调生加入,在一起谈笑风生,有意的谈古论今。三个月过后,这位选调生开朗了许多……
近几年,虽然被调至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相对清闲一些,可按常态每天仍然至少是早到半小时,街道办很安静,办公室更安静,仍然是做完清洁,给领导泡好茶,再给自己泡一杯(有工作就直接做工作),再半躺在沙发上,或想想己过,或读读文章,或刷刷抖音,或发发呆,或养养神,或哼哼歌……好不优哉游哉,但一想到是自己的时间,是自己的空间,倒也心安理得了。
快四十年了,我仍然不具备“早起时看到的风景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那份从容与心境”,讲不出大道理,只是充分利用这“每天早到半小时”所打下的腹稿,相继写出了《聊天嘛,开心就好》《活着呢,明白了啥?》《青椒炒肉片》等几篇拙稿,竟被多网等载用。这不,今天早到半小时,静思己过时,就想到了导航里的一句话“你已偏离路线,已为你重新规划,请在适当的位置选择掉头。”是啊,人生或可以回头看,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却千万不可以往回走,因为逆行是全责。所幸,由于一直坚持“每天早到半小时”,虽负不起全责,却“敬畏常往”,尽管仍有偏离。
其实,倘若做到了“每天早到半小时”,久而久之定能有助于“素心止语”,我愈发坚信。

作者简介:康成钢,1968年出生,曾用笔名康戈,在武钢大冶铁矿工作30年,政工师,本科学历,已离岗歇工。喜好喝点小酒,始终不会打牌。年轻时参加过笔会,也转悠过夜总会,客串过主持人与驻唱歌手。系黄石作协、音协、散文学会会员。现靠打工糊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