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芳菲诗刊》“名家点评”栏目
![]()
▍隐喻的力量
□ 童年 (安徽)
整首诗通过“生命是一条鱼”这条隐喻主线,让诗之骨气孤洁傲岸,灵动形象。
首节起笔,诗人单刀直入将“爱”的海拔高度一下子就拉升到“离不开的那片海域”,其潜台词是,你若真爱我就必须义无反顾地爱我(鱼)生存的环境。与此同时,你还要无条件地接受“苦涩”、“沉默”、“忧郁”、“暴风雨”的磨砺与洗礼。一句话:你要爱鱼,首先就要爱鱼生活的环境。
诗的二、三两节是诗的铺垫性过渡与细节场景建构,诗人伫立海滩,触景起兴,点穴“礁石”、“记忆”、“拥吻过的呜咽”,眼光却定格在“第三种孤独”上。这种裏挟着淡淡忧伤的孤寂感,凡人无法体会,那分明是神祗式的一览众山小的孤绝!诗中独有的心志、性情,谁人能解?!诗人把自己的身心灵完全融入鱼的生命中,同鱼合而为一。个中隐喻的力量不可小觑,字里行间蕴含着中国古典人物画的风骨。
该诗的尾节,诗人来了一个华丽地捩转,仿佛吉普塞少女性感的舞蹈,令人耳目一新。诗人对形而上生命与人文精神给予神性、知性感悟及诗性统摄。诗人饱蘸激情,以极其乐观、开放、决绝的心境,诠释人性、爱以及生命意识。那种融激情、生命、神秘、文化、野性于一体的肢体语感呼之欲出。鉴于此,我坚信,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身就是充满隐喻性的,我们总是以隐喻来理解这个世界,并进行各类思考与行动。毫无疑问,隐喻直接参与了人类的整个认知过程,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该诗的硬伤有两点:一是起笔欠内功;二是太拿劲,语感缺少生活化与自然美。
![]()
✪ 附原诗:
爱上一条鱼
◎芳菲(上海)
你要爱它离不开的那片海域
爱金色滩涂终日吞咽苦涩
像晚风反复咀嚼八千里沉默
像晴朗,像忧郁,也像暴风雨
你要爱逝去浪花拍打过的礁石
爱潮汐濡湿的模糊记忆
爱凝固黑夜拥吻过的呜咽
也爱极目远眺时的第三种孤独
你要像船锚一样爱大海
像渔夫一样拥抱惊涛骇浪
无论你在船上,还是梦里
滚滚湛蓝一次又一次淹没自己
你还要在春暖花开时
亲手结一张网,网住一生漂泊
直到雪白鳞片
剖开起伏跌宕的流年
![]()
❂ 诗评人简介:
![]()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师从洛夫、丁国成,乔延凤等前辈,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基本诗观:诗是诗人主体对尘世、生命、人性、社会、历史、人文精神乃至灵魂品相艺术地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