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四月天
阿庆(改编、朗诵)
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无论身在何处,中国人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给祖先上坟、祭祀,以示怀念之情。“慎终追远”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我们固执地相信,逝者从未离开,只要铭记,他们会护佑我们平安、快乐、幸福。清明节到了,明媚的春光中也飘浮着不一样的味道。正如杜牧诗中所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清冷的春雨中,在悲凉的清明中,我们总要再一次停下来思考,思考人生或生死。细雨绵绵,雨水飘在脸上,清凉但不冰冷,已是春日,让我们用杏花村的酒治愈祭扫的心情。
与亲人相隔咫尺,像极了苏轼的:“落红处处闻啼鳩,咫尺江山分楚越。”像极了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更像极了余光中的:“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清明时节,这人间最美四月天,每个人的感触不尽相同,看遍人世悲欢之后,春天的花儿落在脚下,伤感于春的离去。其实,又何必伤感,时光必然流逝,春天必然离开,也必然会归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荣华富贵或者失意彷徨,承受过再多的困苦磨难或者生命闪光,不虚度每一个清明的春天,不辜负这美好四月天给予我们的春风、春雨、春光。

作者朗诵者简介:房惠庆(网名阿庆)自幼学习朗诵,师承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胡庆汉老师,曾获上海市青年朗诵大赛银奖,秉承“灵魂塑造声音,声音敲击灵魂”的朗诵理念,执着探索演诵之路的前行者。同时,喜欢写作,尤其擅长写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江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