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君解行舟 我心何以赠?
——我眼中的才女邵闽战友
八师 杨庆华

邵闽战友走了,寻着她爸的脚步,成昆、襄渝、京通……去了很远的地方。
天外故人悲秋声,满地皆是凄凉。自知本不该有如此心境,这明明有违于她“未曾流连未曾留恋的童年梦幻”;有悖于她“想见不敢见,不见又牵念的青春羞涩”;有负于她“隧道里岩石雕刻出的铁兵战士永久塑像”;更有愧于她九年抗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出征气场。回头又想,欲作蓬莱客,毕竟爱人间。既如此,两情相抵,那就只有随心而走,跟着她的脚步,翻开她的作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我是两年前在网上偶遇邵闽的。那年八月,我从战友处读到她怀念父亲的《点一盏心灯送给您》,欣赏着那美在朴素,情出自然的平实简洁的亲子之爱,陶醉于那父亲为她扎小辫,买花裤,送手表的桥段。于是,她的故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展开,硬是让你酸楚楚的心像拉皮筋一样,一阵紧过一阵的,眼泪随之簌簌的流了下来……特别是得知她父亲曾是有恩与我的铁八师老首长邵俊华时,我忍不住留言,讲了一段封存了几十年,无人知晓的往事 ,就这样,我与邵闽相识了。

从此,她向我介绍她的美篇 ,我一一拜读,并转发给我在湖北武汉、天门、钟祥等地的战友分享,不少人看后说,这不就是通霍线上杜尔基39团卫生所的邵美女吗?原来才女就在身边,大家却浑然不觉。我先后读过她几十篇诗歌、散文、小说、游记,惊异于她挥文舞墨的顶尖工夫,行云流水的驾驭能力,生动洒脱的修辞练句,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泄,自觉不自觉的随她转入人生的时光隧道,一路歌声入满怀,一行眼泪挂满腮……
至此,我硬生生的感觉她的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诗意。手执烟火谋生,心怀诗意寻情。她的美文就是她精神和情感的输出通道,真实而低调,朴实而善良,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有力量和锋芒的好人。
至此,我慢慢揣摩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把生活活成了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又将故事演绎成新的生活,流光溢彩,可心动人。
于此,我渐渐的悟出,人的视角终是有限,可思考和写作却是可以有维度的,她习惯了站在不起眼的旮旯里,观察追逐咀嚼一些东西。一如学会欣赏,生活会多一份美好,进而懂得欣赏,发现生活又多了一份圆满,如能得到同道人的理解,那么生活中笃定又多了一份坦诚……从而眼光更宽泛,胸襟更博大,心态更从容。
两年了,我习惯了与她在美篇留言中沟通着……
时至今年四月初,她转告,郑建平主任在找我,她也希望早日看到我写的文章。我对小说散文诗歌是门外汉,她叮嘱:只需“多接地气,少唱高调”,才会“除掉生硬,灵动起来”。于是,我开始尝试每每完稿后,先发她听听意见,然后再请建平主任审定。这并非是我谦虚,而是写了半辈子公文,唯恐铁板一块,自信打了折扣。其间,建平主任几次向我通报她的病情,又嘱我保密,我十分惊讶,不知如何面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在美篇给她留言,末了都重复那句“多多保重”。为了给她减轻痛苦,让她分心和开心,九月十九、二十、二十二日我先后发给她我写的三篇文章,忆及她爸对我的教诲,她都及时回复,鼓励我投稿。现在看来,她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一定为此忍受了巨大痛苦,耗费了最后的精力。我猜测她的病在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今天她同学讲,九月二十五去看她时,她已无有气力说话了。回复我也就是三天之前的事,我好后悔呀!

十一国庆,我们互相留言祝福,我期盼她会有奇迹发生……没想噩耗来得比预想的要快……
下面几句话,是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在她的一篇《爸爸妈妈和我的军功章》后的留言:
叠嶂之后是重峦
一层淡似一层
滇云之后是楚烟
山长水远
不尽的远方……
其实,远方很近
远方是父亲的儒雅
母亲的从容
和窗前那如火的
一盏心灯
向着灯火走去
远方离我越来越近
最后两行,是她接续回应我的。看着,想着,除了流泪,还能有什么?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邵闽战友解缆欲行舟,向着远方,那里有她亲爱的爸,有她钟爱的诗,有她钟情的沙枣树……
2021.11.4.匆匆于汉口

槛外人 202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