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
作者:刘弼德

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这里有数不胜数的亮丽风景,不仅有雄伟的天安门,华美的故宫,古老的颐和园,还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北京,我来了,这次虽然不是第一次上北京,但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此次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旅行……
2月27日收到一份邀请函,打开一看,激动万分,此邀请函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发来的。
为何能收到含金量高的邀请函呢?原来2021年在桃江水西坝村拍摄了一部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该片真实记录了江西革命老区赣南水西坝村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中的坚韧奋进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美好的前景。影片故事真实感人,人物鲜活生动,镜头具有感染力,呈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坚韧与朴实,奋进与担当,反映了革命老区赓续红色血脉传扬红色精神,以及老区人民迈向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和坚定步伐。我与菜农黄少琼是该片的主演,为此被邀请来北京参加影片发布定档活动。
该片还先后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奖、香港青年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中国纪录片学术奖最佳纪录电影奖提名奖等多项中国电影和中国纪录片权威奖
项,并被评为中宣部国家电影局2022年度优秀重点影片、
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以及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客家摇篮精品佳作。
3月24日晚上8点30分,登上飞往北京首都机场的飞机,11点50分到达北京。在宾馆住下后,一个晚上都在想,祖国都伟大,航空事业发展如此神速。10多年前坐飞机,起飞着陆都有点心慌,这次坐飞机确平稳起飞,平稳着陆,没一点感觉。
3月26日下午1点,我与桃江乡相关领导,菜农黄少琼来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就被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引。从博物馆建筑正面看,上部是有数种几何形图案的随机结合,远观如繁星满天,近看则各具形态。它的寓意也与电影有关,博物馆外观主体色调是墨绿色,并配以黑白两色,使得中国电影博物馆整体看起来犹如一只暗盒,我想它是象征着电影制作和放映过程都是在黑色世界里完成。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宫殿,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推开宫门进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伴
随着优美的音乐,不断变幻着的灯光,眼睛目不暇接,急于要把博物馆里的每一幅画,每一件展品都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走进博物馆一楼展厅,一眼望去,儿时看过的电影沥沥在目,各年代的放映机,发电机等等,这里的每一物件,都体现古老文明的魅力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走着走着,突然看到“金鸡奖”三个大字,我被这三个大字吸引住了,为此,对金鸡奖方面作了详细的了解。
中国电影金鸡奖创建于1981年,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评奖活动。40余年来,中国电影金鸡奖因其评奖标准的专业性、学术性,评委会组成的权威性,评选程序的民主严谨性,被称为中国电影的“专家奖”。2020年起,中国电影金鸡奖恢复为每年评选一次,设有最佳故事片等20个奖项历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提名和获奖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均有较优秀的表现,代表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各片种精品力作精彩纷呈,也从整体上展现出中国电影多样化发展的风貌。
下午2点整,首部乡村振兴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数字拷贝捐赠仪式暨影片定档发布会”及观影活动,该片正式入藏中国电影博物馆。活动现场,《加油吧!乡亲们》宣布定档5月20日,也就是在农历小满节气的前一天公开上映。
中宣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电影博物馆、人民出版社、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龙南市、桃江乡等相关领导及影片主演,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参加活动。
大会上,主持宣布大会开始,接着介绍参会的嘉宾,并与观众见面。中宣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电影博物馆,赣州市宣传部等领导作了精彩的致辞。龙南市宣传部部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简要介绍了大龙南,介绍了龙南将要举办世客会的情况,最精彩的语句是:“龙南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的桥头堡”。
对我来说,整个活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大会主持人说道:“有请导演、两位主演登场与观众见面”。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来到观众面前,整个会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国家一级导演唐键说:“刘主任,在整个影片中,你最喜欢作诗来给菜农鼓劲加油,你认为那一首诗最深刻最响亮给大家说说”。我拿起话筒说道:“党的政策暖人心,合作社里逢知音,创业就在家门口,奋斗难使地生金”。唐导接着又说:“你来到北京,能在大会现场即兴给大家作诗一首吗”?我想了三秒钟,说道:“春暖花开上北京,齐心聚力话振兴,继续加油乡亲们,农村美好国家兴”。在掌声中结束发布会。大家休息五分后开始观看影片。
我认真看完《加油吧,乡亲们》后感叹道:“我是江西龙南人,电影听着乡音觉得很亲切。”我认为,影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都映衬着这部电影。真情的希望《加油吧!乡亲们》能够再创辉煌,为乡土世界的光影画廊增添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时代形象。
时长92分钟的影片,大家聚精会神地观看,观后,开始映后交流活动,媒体界的朋友,观众朋友开始一一提问。没接触过这种场合的我,心里一时紧张起来,当时心想,有什么可怕的,就是面对现实而已。对答如流半小时后,有位观众说:“我认为片名取错了,整部影片都是讲种菜,片名应叫种菜吧,乡亲们”。我想了想说:“整部影片都是反映朴实勤劳的菜农们,有着坚韧不拔,困难面前不低头干劲,有着迎难而上的精神,片名有给乡亲们鼓劲加油的含义”。
交流活动结来后,影片营销总监王立学握着我的手说:“在北京见到的刘弼德主任与我在《加油吧!乡亲们》影片里见到的刘弼德主任的精气神是一致的,在北京机场接机见到的刘弼德主任本人比我想象中的少言寡语一些,但在发布会上的刘弼德主任谈起工作来极其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菜农黄少琼大姐也如影片中表现的一样的善于沟通乐于分享,虽是初次见面,但都是一见如故,毫无陌生感和距离感”。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六点多,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中国电影博物馆。晚上回到宾馆,趟在床上,打开手机,看到共青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委员会,团委书记付勇律师发来的短信:2021年底,王立学邀请我到农业影视中心观看《加油吧!乡亲们》这部反映老家江西乡土的纪录片,当时就对蔬菜办刘弼德主任的幽默风趣、菜农黄少琼大姐的自信顽强产生了深刻印象。这次首映式上,二刷影片并亲身感受到刘主任和黄大姐的风采与口才,我脑海里不由浮现《平凡的世界》,他们不就是《平凡的世界》的真实展现么?乡亲们骨子里的干劲、倔强以及柔情才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精彩,才是让这片热土变得不平凡、让我们由衷地为其感动、喝彩的根本所在!奋进吧,乡亲们!
2月27日清晨7点30分,我登上返回赣州黄金机场的飞机。眺望窗外,心里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在飞机上,情不自禁的吟诗一首:依依不舍离北京,古都景色太迷人,千年文脉启新篇,有缘再上北京城。





作者简介
刘弼德,1965年7月出生,江西龙南人。江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龙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桃江乡中源村村会计,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现任龙南市桃江乡蔬菜办主任。喜欢用文字诠释诗意,诠释生活。
(图文供稿:刘弼德)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