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村第一孝子
文/陈占山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那么,在我们西安村,有一位从省级机关退休下来的老干部,他叫许福定,现年72岁,几十年来,他不怕苦不畏难,不张扬,默默无闻顷其全部心血孝敬母亲的事迹在村中传为佳话,为天下所有做儿女的树立了光辉榜样。
郭香莲奶奶,今年102岁高龄。但是她头脑清楚,精神面貌很好。只是因几年前股骨颈骨折,治愈后造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送不了风火。这样高龄老人为什么能活到如今,这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许福定。
郭香莲奶奶第一胎曾生过一个女儿,女儿出生后,郭香莲奶奶患了严重的乳腺炎,高烧化脓,无医药可治,差点丢命,女儿也因无奶喂养而夭折。后来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叫许乃定,次儿子叫许福定,三儿子叫许玉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和她三子许玉定在桐峪高中读书。72年秋,许玉定同学星期日回家,为家里刨烧土,不幸被土塌方压死。这一悲残事故给家庭造成不可弥补之损失,好长时日这一隐痛不能消失。
1983年冬,许福定父亲去世,失去小儿子,又失去丈夫的香莲奶奶无比的悲痛和孤独。为了使母亲晚年生活的幸福,福定经常接母亲到太原居住。尤其是每年冬天,都要接母亲到太原的暖气家里过冬。
云卷云舒,岁月更迭。老大许乃定也有了三个儿子,且2个儿子(在太原)已成了家,也有了娃娃。乃定妻子为了给儿子看娃,也到了太原。只有大儿许乃定一人在家种田。无奈之下,许福定(只有一子)只好将母亲接到太原瞻养。
在2004年春,天气突然降温,老大许乃定在家重新生起了火炉,某日晚不幸烟道堵塞,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这一悲残的噩耗没有让老母亲知道,一直蛮哄了十几年。十指连心,老母亲时常牵挂大儿子。当老人问起:“这么多年啦,老大怎么不来看我?只看到大儿媳和孙子们。他在家做甚哩?” 许福定只能说:“大哥身体不太好,一坐车就晕,晕的厉害就呕吐,来不了。”以此为由来哄骗母亲。老人很长时间、多次问也没问出个结果,便不再问了,但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一个人经常默默地流泪。
许福定深知自己家的困窘,老三、老大不在人世。孝敬母亲只能靠自己了,再苦再累也要挑起这一重任。因为这是义务,也是责任;这是孝心,也是担当,更是天经地义!从此,郭香莲奶奶就一直在太原和二儿子许福定生活在一起,十几年没有回过老家。福定经常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公园里去,散步、看花、赏菊、游园等,游遍了太原的公园和名胜。还专门带母亲到北京去游览,并膽仰了毛主席的遗容,为母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愉悦的心情。
2019年秋的一天,郭香莲奶奶在卫生间不慎摔倒,造成股骨颈骨折。许福定将母亲紧急送往山大二院治疗。面对98岁的老人,做与不做手术,医生很犹豫。做,有一定的风险;不做,老人将瘫痪在床,余生将痛苦不堪,甚至很快死亡。福定同医生进行多次沟通后,医生经过评估,最后决定给老人做了手术,使老人逐渐康复,避免了老人余生的痛苦。
骨折手术后,由于长时间的卧床,肌肉萎缩,加之年令越来越老,香莲奶奶基本上失去了行走和生活的自理能力,越来越离不开人的照料。许福定作为省级机关的厅职干部,且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没有去雇佣保姆,一直坚持亲力而为,亲自来照顾母亲。从每天生活起居,到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他都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床前伺奉,精心照料,使得母亲的身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人老了精力毕竟在衰退,抵抗力、免疫力都在下降,就连这次新冠疫情大感染,香莲奶奶也未能逃脱,但在儿子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下,这位百岁老人奇迹般地得到了康复。
2020年仲夏,为了满足母亲对久别家乡的思念,许福定带着母亲回到阔别了17年的故乡——西安村。人老思故土,回到家乡后,老人特别高兴,她感觉到天亲,水亲,人也更亲,空气清新、清漳碧绿,景色优美。此时此刻,左邻右舍,父老乡亲都带着人情味及各自的心意(礼品)来看望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
我也和大家一样,带着伊利纯牛奶来看望奶奶。当我走近奶奶,拉着她老人家的手问:“奶奶,你认识我不?我是谁?”奶奶清楚地告我:“你是占山!”我又问:“你身体还好吗?”她答:“好!好!好!” “你娘现在在哪?”奶奶问。我答:“我娘在我家。”奶奶记忆犹新讲开了:“那个年代,你家人口多(我家8口人),冬天小孩们穿不上棉袄,我每年到你家帮你娘给娃缝衣裳”。我连忙说:“是啊,奶奶,我得感谢您老人家,不是您帮忙,我们都得挨冻”。她老人家嘻嘻大笑,合不拢嘴。
当年夏末初秋,左权县桃花红艺术团三下乡来西安村慰问演出时,福定用龙椅推着母亲去看,正好麻渠沟崔食堂母亲也在现场,2位百岁老人,且是小脚妇女,此刻此景,实属奇遇,也属罕见。福定心中有些感慨,不禁拿起手机,打开相机给她们二位百岁老人拍下这难忘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故土住了一段时间后,许福定准备带着母亲返太原,母亲真得很留恋家乡,不愿离开。因她带着心理的感慨:在家乡和乡亲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往事。在和乡人的谈笑风生中不知不觉已经度过近三个月80天,在这80多天的日子里,乡亲们亲眼目睹到许福定的所做所为及老人的精神状况,人人都伸出大拇指夸赞到:“好样的,西安村第一孝子。” 在众乡亲的劝解下,老人才依依不舍地和乡亲们告别,踏上了回太原的路程。
回到太原后,许福定更是呵护有加,用尽心血,精心照料。人老了,各个器管也都衰退,再怎么照料与治疗,总有不灵便之处。就是机器也有老化时日。(再加上近几年,妻子因脑出血身体不好,也需照料)作为一个70多岁的男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贴心入微的照料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才使老母亲的生命延续到100多岁。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容易吗?这谁能做到?说到这里,我不敢说,都能做到;也不敢说,都做不到。但许福定做得是仁志义尽。他付出的是热心,坚守的是爱心,持之以恒的是孝心。
(原创首发)2023.3.30
作者简介:陈占山,网名,百年大计。左权县西安村人。是一名普通退休教师。爱好写作,爱好文学。曾在全国各大纸质报刊、网络诗词社发表过许许多多的文章。愿与广大文友、文学追梦者同游文学海洋,共享文学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