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而伟大的人》
作者/李延廷
主播/李延廷
不得不说,新冠肺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于谈及的变色程度。它真的让我们领教了,一种无法根除的病毒。它现在伴随着人类,且与我们朝夕相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病魔,如今,在我们这里,它却无法生存。因为,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面前,束手就擒。可当时,它却横行肆意。用它病毒的魔掌,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但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没有被这病毒所吓倒。党中央快速的做出决断;号召医护人员及社会各界,向疫情严重的地区驰援。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南到北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在外的留学生,都向疫情严重地区,献出爱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借此,又一次让我们看到,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何等强大!全国人民齐动员,坚决拥护党的决策,坚决执行党的部署。各座城市都进行封闭式管理,尽最大努力,截至疫情的传播。各级政府部门都以人民生命为第一,从严管理,落实到人。层层把关,层层防护。使我们国家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病毒疫情的蔓延。
在此,我们要感谢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也要感谢那些执行决策部署的人,感谢那些舍生忘死,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感谢世界上为我们国家,提供援助的国家和人民。我们还要感谢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及我们的留学生,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说到这,我不得不说,还有一群我们要感谢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和甘愿奉献的志愿者。我一提社区,就会让大家联想起当年的“居委会”。“居委会”就是现在的社区委员会的前身。当年的居委会里,有一群热爱党,热爱工作的“大妈们”。无论谁家里有什么事,只要到居委会里找到她们,她们就热心地帮助解决。人们对她们还有一个称呼,“小脚侦缉队”。别看这小脚侦缉队,她们却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现在的社区工作者,比他们的前辈,付出的还要多。当然,还有我们的志愿者。
我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记得当疫情袭来北京时,各个社区都及时部署,封闭管理。一开始,人们对此管理方式意见很大。首先,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因此,有的不理解,有的与社区管理人员发生争执,谩骂。甚至动手打人!这一切,不但没有使他们退缩,反而,他们却更耐心的对居民讲解做工作。
记得有一天我回家,忘带出入证了,我就跟社区工作者对付。结果,让我给家里打电话,叫家人出来接。我就借着等家人的功夫,就问他们:你们就不怕被传染?你怕吗?一个小姑娘反问我。我说:怕!“那您还不把出入证带好。小区里这么多居民,如果都像您这样,忘带出入证。我们要是放行了,您是病毒携带者,那这小区里的居民·····,您想到过后果吗”?眼前站着的这位小姑娘,瘦小的风大点都能把她吹跑。可就是他们,在寒风中,从早到晚的站在这里。为了我们的安全,用他们的身体,阻挡着病毒的传播。我又问她:那你们还能休息吗?“什么时候病毒被消灭了,我们就可以休息了”。她的回答,是那么干脆。哎,你们吃饭怎么办啊?有热水喝吗?我又问到。“那帐篷里”!她说。这时,我才注意到,旁边搭了一座临时帐篷。这时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的同事给他们送盒饭来了。他们开始轮流着吃饭。我也被优待让我进帐篷里暖和一下,当我看到眼前的一幕时,我的鼻子直发酸。因为送饭的距离远点,又是冬天,饭菜凉的很快。可他们没有因此产生怨言,抓紧时间,赶紧拔了两口饭,喝点热水,又回到了岗位上。见此情景,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条件下,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位70多岁的志愿者,指着他胸前的党徽对我说到:“党培养我了这么多年,他需要我,我能不来吗?这算什么?比过去强多啦!这就叫革命的乐观主义”。我点了点头,这时让我看到的不是那个瘦小的身影,也不是那进入老年的身躯。而是如勇士般屹立在我面前的英雄。

是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一群人,为防止疫情的扩散,牺牲了多少的节假日,多少路灯亮起时,他们还在小区里巡视出没。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多少人始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是你们为我们给与了无私奉献。你们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致敬!也愿你们平平安安。最后,也让我们用最美好的语言,为党的百年生日,颂赞!

作者、主播简介:李延廷,音乐剧《把爱带回家》编剧兼总导演,编辑多部话剧和小品。现任中华文学社香港文创会主播。多才多艺,喜欢戏剧表演,喜欢舞蹈,摄影,朗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