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虎虎原创:《净土结庐慰魂灵》近暮时岁,择宜居之所置一幽雅之室,诗词文章琴棋书画品茗小酌修心养性,以安抚灵魂为至要也。雅居陋室皆由性情而设,罗汉床一方,字桌茶台合一,博古书架一具,足矣。祈祷雅静清欢纯情简洁的生活方式,蕴涵彰显对生活生命的敬重和感触。清晨与日升同频,焚香敬拜天地,听鸣鸟隐花丛,观雨滴敲窗棂,捧手翻阅古籍新篇随意。垦花菜两畦把手侍弄,累而歇困即眠,莫论日升日落。文思泉涌可弄笔记言挥毫泼墨,临帖迹绘画卷,兴到极致亦可吟诗嚎诵。围炉烹茶静观氤氲缭绕,细细品茗亦可长嘘亦可短叹。傍晚黄昏开窗揽月入怀,拔畦菜洗濯,放一曲梵音,厨间精炒,静待三两好友莅临,浅斟低酌,可微醺切莫酩酊。窗外凡尘人间,室内世外桃源。此间一日,可抵俗世一年矣。此等意蕴,吾期待与同道者同享。
周而复始星移斗转的苍茫之夜,睡意皆无思绪翻卷,无法挣脱的庸俗尘世被嘈杂喧嚣与纷纷扰扰包裹挤压着,灵魂窒息得已无处安放。我蜷缩在仄仄的穷庐中,只祈求有一盏灯,用微弱的光芒把身心的浊污剥离开来,把澄澈透明的灵魂存寄在宁静与祺详的梦境中。我朦朦胧胧地斜卧在灯影中,一个甲子的轮回所历经的往事清晰地浮现着,一幕幕无以言表的故事在眼前滤过,我想用拙朴的文字记录下来,可笔在手中再也抒发不出一丝情感,笼罩在思绪中的是满溢着的无奈和沧桑。光阴哪里是在荏苒,分明是在隐遁,生命转瞬即无影无踪,不知匿迹于宇宙的哪个角落。释迦牟尼所言世间生灵皆为宿命乃是至理箴言。“不知堕落青衫底,何日尘泥是了缘”。舍弃欲望,万般自在,丢掉愤恨,便能解脱,抛却幽怨,方可彻悟,放下执念,身轻心静,灵魂却容纳了一切。
虽极不情愿但仍须踽踽独行于明天和暮光之路,一刻也不得停息,再无可奈何形影孤吊也要让两件事陪伴左右。一是手不释卷,二是迈开双腿。读书是为了让渐渐干涸的思想丰盈,大脑仍有分辨世界的认知。锻炼是为身体健硕,有能力用脚步去丈量世界,洞悉体察所历经的一切,印证提升我们明辨是非善恶的水准以行稳致远,拥有绚烂的晚霞和无垠的远方。我清楚,父母给予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希冀着我不停地跋涉着奔向灵魂的寄居地,那片我寻寻觅觅的净土需要我用澄澈透明的心灵去浇灌耕耘,那方净土哪怕无法构筑理想的如磐阁厦也要矗立起梦想的海市蜃楼,让漂泊游离于纷扰浮世的灵魂得以休憩安顿。
身居俗世,不慕浮华,恬静淡泊,寡欲达观,乃修养心性之道也。当灵魂独处这方专属于自己的的静僻安居之所时,虚掩柴门,是非俱绝。倚窗沐晨露,临风听暮蝉。置石两方青山耸立,植竹几簇栖鸟啾鸣,培花数株芬芳馥郁随清风弥漫,吟诗抚琴沐细雨蒙蒙心便添了幽情。独守孤孑,逍遥天地,安之若素,波澜不惊,宠辱皆忘,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寻觅的仙界,此时自己便也成了神仙。百年光阴转瞬逝,且于穷庐得悠然,便不枉此生虚度矣。(2023年3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