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第一 可摆地摊
2023-03-27

受疫情的影响,各国经济都遭受了重创,处于缓慢恢复的阶段。
我国自从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也在大力宣传消费,促进国内的经济循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人发现,各式各样的地摊又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里了,有人说这是城市的烟火气回来了,也有人说这代表城管们要被淘汰了。
过去,很多城市为了城市面貌,都会派城管去驱赶小摊小贩,为此也引发了不少争执。
现在地摊经济的强势回归也象征着国家鼓励更多人去自主创业,带动消费来解决现阶段国家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地摊经济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在闲暇时间去逛一逛的。
那么,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呢?城管真的要被淘汰了吗?经济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推行地摊经济是一个无奈之举,因为目前经济恢复速度实在是太过缓慢,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想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实在是难于登天。
从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把钱存进银行,存款达到历史新高,而消费却一直不温不火。
这代表大家经历了这样特殊的时期之后,普遍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一时间,好像没什么人愿意消费了。
而且,疫情期间经历裁员的员工也不少,大家需要找到新的出发方向,多方面的影响下,促进了地摊经济的复兴。
地摊经济好处多多,首先可以促进低收入群体有一定的生活来源,而且价格便宜,可以促进不少普通人进行消费,短期来看,也能制造一些结业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愿意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原因。
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地摊经济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落实到了实处。中央文明办再次明确的指出了,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文明、流动摊贩列为城市考核内容,从管理上放开地摊经营。过去一直有城管驱赶小摊小贩,究其原因是很多城市想要评选精神文明城市,而市容市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城管也知道小摊贩的不容易,所以很多时候只会在要评选时进行提醒,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国家直接支持小摊贩继续经营,两者之间的冲突彻底没有了,有人说城管就要失业了,这是真的吗?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
任何经营都需要一定的监管,很多人聚集起来就难免会有纷争,针对一些可能存在的欺诈、交通拥堵、破坏周围基础设施等现象,还是很需要城管来进行管理和规范的。
所以,我认为城管不会完全被取代,还是需要有人对地摊经济制定相关条例的。
暗藏危机地摊经济看似给经济带来转机,实则也是表面的繁荣。很多人说,央视宣传的小吃摊一夜赚9000这样的例子是不科学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如此繁重的工作几个小时做完?而且,如果很多人一窝蜂涌入某一种地摊经营中,有说不定会造成“行业内卷”,到时候,说不定摆摊的成本都很难收回。
而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地摊经济的到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消费,让实体经济发展更加困难。也许短时间内,可能会让经济有所回升,但是地摊经济也是会有饱和的,实体经济回落造成的影响很难明说。
所以这绝对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算是一种过渡期。
地摊搞得红红火火的背后,国家一定要看出其中暗藏的危机,争取早日找到恢复经济更好的办法。
不管怎么说,地摊的恢复还是造福了一部分很晚下班的上班族的。
城市的烟火气不会熄灭,希望每一个晚归的孩子都能尝到一口热乎乎的饭菜。疫情刚开始时,就有一波恢复地摊经济的“复兴时期”,当时很多人感到新奇有趣,愿意去进行尝试,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工作的机会,受益很多。国家应该积极的尝试更多新奇的方法,帮助经济恢复,促进消费循环。只是,现阶段的地摊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更加明确的市场监管。也需要有经验的执行人员,否则突然的“松绑”说不定会适得其反,无法实现我们的目的。希望未来更多有创造性的建议可以被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