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传神 勾勒人生
——品李政仁新画作
于 凤 和
昨天,有幸在老书友群中分享到李政仁先生的新作——宋今声的画像,深感画的真实、鲜明、亲切、动人。
李政仁先生在政界四十年退休,持之以恒酷习书法绘画,是一位卓有名望的业余书画家。
近日,他为相识多年的宋今声这位“乡土作家”画了一幅肖像,用静态素描手法,对宋今声的容貌、衣着、姿态、神采进行勾勒,令人一看便知这就是宋今声!面上那微微台起的双眼,闪动着平凡而不庸俗、寂寞而不蹉跎的性格;那稀疏的头顶,散发出自强不息丶岁月打磨的坚毅;那淡定从客、沉稳成熟的面庞,透出形成于思丶无愧桑梓的情操。
画作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要靠形象去感染人、启迪人。这幅做到了形神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裨益非浅。 学必好问
清代学者刘开在其著作《问说》里有一句飨世明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我的理解是,读书学习,一定要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问题;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热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
刘开在《问说》里继续讲,向比自己学问强的人问,可以破解疑惑而有道可正;向不如己者请教,可以求得一得而获得一识;向与自己学识相等的人请教,可以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在谦虚中乐于善学,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目的是取其正道而有益于自己。
刘开的“学必好问”,其实是对《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进一步诠释。“好问则裕”,裕,即是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逐渐丰富起来。“自用则小”,即是只凭籍自己仅有的一点学识,加之主观臆断,不虚心向他人请教,就办不成大事。
司马迁曾经说过:“狂夫之言,圣人择焉。”狂徒说的话,圣人也要听他讲的是否有正确之处。学不好问,是妄自尊大、不虚心的表现。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古人把“以问为学”视为治学美德,不以向地位与名望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辱,目的是在学术专业上积累造诣、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己的学养,不具备“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就难以全方位地汲取各种文化知识。为学不问,难以广识;为政寡闻,必然累过。诸君以为然否?
2023年3月28日吉林省四平市双辽知名作家,有多部作品发表全国大小平台和报刊上。有个人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