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茌平,遍地绽放乡村振兴之花
许庆鹏
三月里的茌平,早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朵朵、一簇簇乡村振兴之花,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之上,争相绽放。
人文始祖伏羲,曾在这里罍日月之光,汲银河之水,基万民疆土,创造华夏文明。上古帝禹曾在这里圈金牛、取其角,率万千黎民,凿渠徒骇河、马颊河,引水治患。茌平,故而被赞誉为“华夏圣地”。
古韵悠长、砥砺奋进的茌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为激荡着、澎湃着、浩瀚着时代的浪潮。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科学规划、战略施策。茌平依托丰饶的农业资源与优势,意气风发,奔跑在探索乡村振兴新发展路径和构建新样板的前列。
一笔一画皆用情。企业当绿叶,老百姓当主角,政府当施工员,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由设想全部变成现实。老百姓对乡村振兴更为看得见、摸得着、体验美,小康致富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乡村变美景,生态又宜居,旅游首选地,全民去打卡。
党旗引领新时代,铝城枣乡耀齐鲁。走在茌平区党员教育基地党建文化长廊,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信念,给人以理想。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颗奋斗的心服务人民,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马周故里,和美前曹。清莲大道、爱莲亭,马周精神美名传。唐朝时期,马周官至宰相,一生殚精竭虑、勤谨为政、忠君爱民。五莲亭上题记的“学富五车只念一莲、一介布衣一生传奇”两行字,足见茌平人民对马周的深切敬重和至高评价。该村党支部书记马立岭就是马周精神的传承者,用一颗红彤彤的党心,带领村民们不惧艰难,为乡村振兴美好发展事业鞠躬尽瘁,硬是将一个破败不堪、毫不起眼的城边村,建设成为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

一树海棠报春喜,万紫千红颂盛世。杜郎口佳乡田园现已发展成为集乡村记忆、农事体验、农业创新等多元化的农业发展创新基地,以“基地+企业+农户+产业+旅游”为经营模式,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创新发展走出“新路子”。该基地负责人王明山科创兴农于当地,资源建设于当地,产业造福于当地,不断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当地扎根,蓬勃生长。

一乡一巨著,一村一景观。博平镇四照楼,在历史中走来,在新时代福佑一方百姓;仰山书院,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弘扬和推广。肖家庄镇枣乡生态园,百年枣树耀神州,重耳再登望晋台;兔文化馆,讲述着小高村脱贫致富换新颜的故事。
景观处处新,连接古与今。无不提现了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互兴与互荣,更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的挖潜、保护和塑造,以及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
茌平作家协会主席乌以强介绍说道:“茌平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古迹众多,土地肥沃,乡风文明,产业云集,乡村振兴建设,让这片土地更为迸发时代活力。”
气势恢宏的徒骇河,蔚为壮观的马颊河,让茌平这片古老的大地,有了另一个亮丽新名片——两河之都。
党建文化、历史文化、乡村文化,相互嵌入,引领时代。因势利导,文化助力、经济赋能,促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村村产业丰,百姓致富忙。未来可期的茌平,乡村振兴定会更为光芒璀璨。

作者简介:许庆鹏: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聊城市作家协会、 聊城市诗人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