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每天傍晚6点与您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或添加微信13039315828 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艺海无涯 求无止境
——访中山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崔子强先生
坐在我面前的崔子强先生,一张方正却颇有风韵的笑脸,浓重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亮眼,沉稳的谈吐,学者的气质,艺术家的神采在他身上体现得颇为明显。
在时下书画市场日益活跃,部分艺术家刻意追求名利,想方设法为自己标榜、贴金、“出名”的今天,著名画家崔子强对此却不屑一顾,他有自己的观点,他说:对画家来说,名是重要的,但名不应该是别人捧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嚷嚷出来的,而应该是在艺术探索和追求道路上的必然结果。

与中山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崔子强先生在其画室采访时合影
那是初夏的一天上午,崔子强先生到北京琉璃厂茹古斋画廊参加“书画家现场酬宾”活动,并且他的画位居该画廊国画销售排行榜榜首。也就是在此后的不久,我走近并采访了他——现为中山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崔子强先生。采访就从这次他被排在销售排行榜的榜首说起。
崔子强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我一直在搞书画研究,离市场比较远。这几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就想把画拿出来,与专家、画友和其它喜欢中国画的朋友们交流,希望得到指导,也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和在社会上的位置。在茹古斋举办的活动中,我的画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我很高兴,说明这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检验。
谈到书画研究和画画的关系崔子强若有所思地说: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就要作画,作画就要研究。研究就是把已有画家的艺术道路、画法加以比较,然后不断创新尝试以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说我画的荷花就是在研究前人的荷花基础上独创的。荷花本是不透明的,而我的荷花是透明的,就那么几条细线,但更传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画讲究干破湿、湿破干,我就研究什么时候破、破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方法破最好。

他接着对我讲道:现在有许多画家画商品画,完全是为了卖钱而画,完全按顾客的喜好画。比如,一幅画中只能有两只鸟;有人说他一家3口人,让画家在画中画3只鸟,代表他一家3口;还有的有钱人,要求画家按他的喜好画,石头放这儿,鸟蹲那儿;还有的画家为了迎合市场,画得大红大绿,这种画我画不了。我的画一定要体现悠久的中国文化,因为它是中国画,是国粹,我要为艺术画画、为自己的感情画画。
谈及为自己的感情画画,崔子强颇有感慨地说:对画家来说,作画是情感的倾泻。在作画时,周围人跟我说话我听不到,别人以为我耳朵不好使,其实不是,是我全身心投入到作画中去了。有一次我画芙蓉花中的鹇鸟,情感上来了,不小心笔落在纸上,坏了,鹇鸟画不成了,但情感停不下来了,我就把纸一横,唰唰唰开始先画叶子,蘸黑,啪啪啪,情不自禁,不知道自己要画成什么样子。一阵情感的发泄,画完后一看,谁知竟成了一幅精品,这才真是画家瞬间的真情流露呢。
画画是随情而变的,不是说想画好就一定能画好,要看激情是否到了。我创作大的画,通常站在画纸前三四天不开笔,旁人看是白纸一张,在我眼里就是我要创作的画,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我要一直看到在心目中完成创作后,才一气呵成。有些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不能与钱划等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