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扶风绛帐镇罗东处渭河里捡石。
出发较迟
出发时马上十点,要知道这是临时决定。本来,还打算叫上实习生,因为对方另有事情没有来,自己与妻子便一同前往。应该说,去的路线自己已是轻车熟路,早已经知道怎么走最好。反正,往南往西,往南往西有两次就到了。
这一次到的地方比上一次到的地方还要往西一些,而且与前几回不同的是,河床上来回奔跑着运沙石的重型车辆。直至我们捡毕回来时,那些车辆还在运沙石。自己是通过发定位才知道这儿是扶风县绛帐镇地盘了。
遇到险情
在下到河床时,发现我们要来的这个地方怎么被倒上了泥土,幸亏有个缺口,俩人就从缺口处来到河水边。在捡了几块石头后,自己来到水边就清洗。头两次还没多大事,在第三次要清洗石头时,幸亏自己一只脚先试探了一下,不然今天很可能会出大麻烦了。
这两天下过雨,渭河河水比之前几次都要大而且是浑浊的,因此水里是什么情况水深水浅根本不知。且说自己刚才在试探那一脚时,河水边的沙石立刻沉降陷入水中看不见了,这让自己暗暗吃了一惊,不能不退后几步提醒自己,后面一定不要到流水的水边了,起码距离一米开外。这是因为,自己脚踩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沙石悬崖边,用沙石悬崖形容或许夸张了些,但确确实实存在。这是大型机械挖掘过形成的,在干旱的时候凸出于河床之上,水大的时候便淹没在水里。还有一种情形就是直接在水里挖掘比较深的甚至更深的沙石后形成的深水区,这本身就在水里。所以,处在这些地方的边缘着实危险。行文至此,顺便提醒游人一定注意,不要到水深浅不清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在自己有了这番经历时,自己赶紧就将这种情况告诉了妻子,提醒她千万注意。
渭河罗东段渭河边有明显的倒土。

下图为先前拍的,可以看出水涨时站在这种沙石岸边是多么危险。

见到蝌蚪
捡了一会儿后,知道跟前的水边不能再去了,只得就寻找左前方有水处。刚好,前面左侧还真有几处小水坑,这里的水清澈无比,就跟前几回来到渭河看到河里流动的水一样。就在要到水坑跟前时,自己看到水里有许多小蝌蚪在自由的游动。那大小几乎和黄豆大小差不多,在清澈的水里,那豆粒大小的黑色更加分明。不用说,这是这些天刚刚出世的新生命。今年的天气比较反常,按理说,这些天往年多半过了二十度了,可昨天前天必须得穿棉衣。前天周四,自己还见到了今年的第一只春燕。哈哈,真还是新年新气象。

纠结奖励
也是来了多次,这几个月捡过石头不下二十次的缘故,已经不知道到底要捡怎么样的石头才中自己的意。所以,这次来有些盲目。但想到这一月来让学生背诵,是不是可以作为奖品赠给学生呢?于是,心里又来了劲,连妻子也知道了我的意图。她也在捡的过程中留意要给学生奖励的石头。虽说俩人还的的确确捡了,但回家后,自己不知不觉却又变了心思:毕竟,自己喜欢不见得学生就喜欢,说不准自己前面刚给学生后面学生就当垃圾给扔了呢。而且,自己又看了看拿回家放在地上的石头,真是很难说有几块让一般人看得上眼的,自己便不得不放弃了用捡来的石头给学生做奖品的念头。
想起《小石潭记》
雨过的河床上,石头挺干净,但下面总有些淤积的泥沙附着,在寻找又一处水坑时,自己看到了一个水坑边,水里有些干净的小石子。这个水坑里没有一只蝌蚪,可让人不得不想起前几天教给学生的《小石潭记》。虽说此处的环境与景色与柳先生写的大有区别,但这一汪水坑多少还是有些那文章里写的情形和韵味。
写到这里,自己忍不住都笑了,想必连读者也要笑吧。咋一写总是与学生相关,与课本关联。唉,没办法,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嘛。就是的,谁让自己是个教书的,对吧?看看蛇皮袋里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石头,自己忍痛割爱,硬是不再看脚下和回岸上一路还遇到的石头,避免再被诱惑住而加重了肩上的负担。
回到家已经两点过了。

现呈今日捡的部分石头于下以飨读者。
脚板石

牛肉石——多想那能是块牛肉啊!

长白虾图案石

岛礁纹石

骨头石

层纹石

深青色麻雀卵石

似玉小肉色石

武大郎烧饼

麻饼

鼻梁石

三角柱石

方柱石

眼状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