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忍乃是一种韬略 759

文/三木秉凤散文选
碧水丹枫绕霭行
白帆点月挂悬峰
中原问鼎岂须戟
大同天下文纵横
此时无情胜有情
大爱无疆仁义浓
忍得险恶时自散
否极泰来九州同

《尚书》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这里“一”是什么?一就是道!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文以载道,以一贯之。兵家谈天说地之略,不过一张一驰之道,毛虫横行草野露畔,亦不过一伸一屈之功,由之可见,隐忍与突破乃为万物生存之法要,若从大处着眼而言,则为刚柔相济之道。《 左传》曰:“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美玉匿瑕,国君含垢,此天之道也,盖小恶不损大德也”。我们要用未来之主流,来衡量他人之功过是非,依时依势确定自我坐标。“亲贤臣,远小人”,包容同仁之小过、小错、小失。远离恶人、刁人、无德之人,不与恶人为伍。这是一种忍,更是一种仁!

忍与仁是东方柔性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东方刚柔相济的太极阴阳文化与西方以刚克刚的帝国丛林文化,又形成了完美无缺的文化太极,举目未来,世界东西文明正由此碰撞而相融。若从小处切入,忍与仁皆是一种胸怀,实为事物之一体两面。仁为忍之体,忍为仁之用;忍是消极似虚,仁是积极若谷。事因忍而成就,君因仁而无敌。是故,无忍者则无谋,无仁者则无义。

忍与仁,非软弱无能!恰恰相反,它是人类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被动反应,是一种虚怀若谷且胸有成竹的智慧反馈。《说文解字》中将“忍与能”并论于同文之中。忍者,能也,即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子曰:仁者爱人。 故忍与仁并肩而行。古人将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用其包容心的大小,忍受力的大小来衡量,故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说。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数载而后兴国灭吴,一雪前耻,胜者之道皆忍也。周文王、周武王“壹戎衣而有天下”,兴军伐纣,皆先忍而后仁也。
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忍就是把尖锐锋利的思想、难以抑制的情怀、粗犷劣俗的举止等收敛起来。让自己变得含蓄内达,涵养厚重,始终用平静淡然的心态,对待大浪滔天,不管风吹浪逐,稳坐钓鱼船,博爱天下,此乃忍化仁也。当然忍也是心头悬挂着一把刀,当你忍无可忍之时,悬刀落下,不忍就会将自然冷静和游刃有余拦腰斩断。忍与仁是携手并进两位君子,互助互爱的人。我们常常告诫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即这些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海纳百川者,清浊不拒;虚怀若谷者,万众归心。
忍是什么?忍是韩信的胯下之志;忍是张良的功成身退;忍也是朱德晚年的无欲无求。忍是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忍是长城高风的胸襟,也是陋厕之隅的乐观。如果我们失去了忍耐,就会成为心的奴隶,从而变成了“怒”!这就使得“怒”气肆虐横行霸道。如果我们失去了仁,就失去了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道德基础,这就使得战争灾难此起彼伏祸害人类。

其实忍是一种韬略。古人云:“圣者韬光,智者养晦,贤者剑芒,君子隐能”。仁是一种慈悲,于宗教为大爱天下。忍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生存技巧,是一种人生策略。忍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是人类深邃的德性,是世界未来的和谐与共赢,仁是一种修养,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说水太清了则没有鱼,做人太认真了则没有伙伴。我们适当从清高走向污浊,方能品得人间各个层级的五味杂全,却又能“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又未尝不是一种生活之忍。其实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赢是社会存在的最高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为官为民都要学会包容周围的一切。“木秀于外风自摧之,多行不义必自毙”,天地之道,冥冥之中“削足适履”,这是规律。反观历史上自古成就天地事业而名垂千古者,其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几乎都是“忍辱负重”专家。孙膑能忍精神之难忍,方有马陵道雪耻之大捷。毛泽东能忍受新四军皖南之屈,方迎来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夺取全国胜利。是故并非仅仁者无敌,当忍成为战略定力时亦当无敌天下矣。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