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奶奶
文/季春玲
清明节又到了,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我的奶奶。
我是被奶奶一手拉扯大的。母亲工作很忙,我才出生36天,她就要去上班了,每天早出晚归,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都没能回一趟家。在那个没有奶粉的岁月,是奶奶用小米粥和馒头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护我成长,个中艰难,常人难以体会,可她一次也不曾抱怨过。
还记得那是1971年的夏天,暴雨滂沱,连绵不绝,天气罕见的恶劣。我的母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模范教师,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父亲在工业当保管,工作繁重,也很少有机会回家,家里就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房顶年久失修,严重漏雨都迟迟未修。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奶奶把家里所有的锅和盆,放在漏雨严重的地方,地下炕上到处是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直响。落在地面的雨水能用容器承接,可奶奶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洁白蚊帐却难逃一劫,被掺杂泥土的雨水淋湿变色,更可怕的是蚊帐顶积满了雨水,竹竿难以承重咔咔作响,奶奶急的颠着小脚,半夜去请前院的邻居帮忙,解下我家的蚊帐。可我却在这样的雨夜里睡得很香——是奶奶坐在床边,把我搂在怀里,为我扇扇驱蚊,遮风挡雨,整夜整夜的不敢合眼睡觉。
慢慢的,家里逐渐热闹起来,我有了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父母的工作还是那么的忙,奶奶精心照顾着我们姊妹四个,不分昼夜,无怨无悔,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利利索索,连大铝锅盖都擦得锃亮。奶奶说,儿孙绕膝是她最大的幸福。我们常常能吃上她给我们烙的合子,蒸的包子,做的花卷,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她依然能把生活经营的有声有色。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们几个围着奶奶看她纺线的时光。晨光熹微里,夕阳西下时,她左手摇房车,左手引线,听着老掉牙的纺车吱扭吱扭地响,是一种美妙的音乐,也是一种舒缓的享受。我们全家人的鞋子都是用奶奶纺的绳子纳的鞋底,甚至我女儿和外甥女的鞋底也是用这些绳子纳的。直到现在,家里还珍藏着奶奶遗留下来的六股八股十二股做鞋的绳子。它们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
我的爷爷30岁就去世了,奶奶28岁守寡。她独自拉扯两个儿子长大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又陪伴孙子孙女长大成人,精心照顾我们的生活。她把全部心血和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家,一直到我结婚生了女儿,她的重外甥女的棉衣,还有她细密均匀的针脚。
如今我怀念奶奶,怀念我们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岁月。奶奶的爱伴我走过31年,2002年,她撒手人寰到了天堂。她走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她,思念这位平凡又朴实的老人,思念她给予我们的那无私的爱。
奶奶,杏花为您吐芳,桃花为您飘香,梨花为您绽放。我为奶奶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天国!奶奶,祝您在天堂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