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每天傍晚6点与您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或添加微信13039315828 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功力 实力 能力
——访时任燕山书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陈雷先生
(一)
这是一位功力扎实的画坛名家,这是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画坛名家。阳春3月的一天上午,在友人的介绍下,我走进了他的画室,采访了这位时任燕山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的陈雷先生。
坐在我面前的陈雷先生,伟岸的身材,沉稳的谈吐,学者的气度。再欣赏和谈起四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幅陈先生精心创作的画作,他滔滔不绝。那高超的技艺,扎实的艺术功力,着实令人赞叹不已。我被陈先生那非凡的气韵所折服、所感动。

与时任燕山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陈雷先生在书画展现场合影
是的,我们看到,陈雷的绘画,画画入禅,处处以佛家的明心见性为宗旨,见画如见禅。中国佛禅文化及其哲学,不仅滋养其画境,也滋养其心境——禅心。欣赏陈雷的绘画,不知不觉间便被那清新脱俗的悠然景致引领着进入一片充满生机的净土,宁静致远,令人感受佛法甘露的沐浴,感受刹那间的脱胎换骨、清凉通透和宁静祥和。陈雷的绘画,讲究意境,如无相当的心意修为,即使满纸绚烂也难觅真谛。
(二)
采访中我获悉:陈雷先生并非出生于丹青世家,但对书画的痴迷几乎与生俱来,浓得挥不去、化不开,从幼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其内心深处始终有这一情结,即将神奇大自然的蓝天白云、江河山川、青松翠竹、花鸟鱼虫……通过手中的画笔予以活灵活现地展现。为圆此梦,陈雷先后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系统地进修学习,当年的刘大为、姚志华、姚有多、霍春阳等老师对其艺术创作均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我们注意到:学习绘画,陈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绘画理论的收集总结,二是到大自然中写生。他以思想者的风度和学者的姿态,接纳所有耳闻目睹的知识。拥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他努力保持鲜明的艺术个性,最终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陈雷的绘画虽以佛道题材为主,但他更敬佩最早泼墨者石恪、宋代梁楷、陈老莲、任伯年等四位先贤;陈雷的绘画中亦有陈老莲、任伯年绘画的特点。

(三)
陈雷是既有现代意识又有传统文化积累更具禅学素养的优秀画家,其作品大都表达一种直追本源、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能够超越凡俗而入禅镜,恰是大家气象。为探析禅理,透露玄机,达到明心净性、大彻大悟及获得艺术创作的真正自由,陈雷的苦学补修在当今艺坛也堪称屈指可数。读陈雷的画作,使人感到生命和思想的灵性,有评论家说“中国从来不缺艺术,缺少的是思想”。陈雷从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其作品洋溢的个人气质与众不同,诗与画相得益彰,由于突显人格力量而显得厚重,由于张扬崇高精神而显得生涩。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包装生命和灵魂的艺术家,他把思想、情感倾注笔端,赋墨色以鲜活的生命。其笔墨精熟,苍古辽远,禅入化境;笔法遒劲豪放,狂而不野,点划随意,每出新奇;尤喜法出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笔底求变又不因时尚易志,不求雕饰,浑朴自然,书卷气与禅味甚浓且意境简淡婉约,设色清幽高雅,人物刻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悦目怡心。

(四)
作为唐山人的陈雷,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所经历的生死劫难,在其后来创作的油画《唐山大地震》时,他把真情实感融入笔端,把自己经历的感觉表现于画面。绘此画时他突然听到哭声,回首一看是身后观看其作画者的感动。陈雷的这幅作品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唐山大地震宣传片中被展示。他认为,以地震为题材的绘画,即使再画数百幅,也不会画绝。

陈雷喜欢写“禅”字,绘禅画,更是悟透了这个“禅”字。他将佛家理论涉入画作,赞同国画创作分为三个境界层次。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禅中彻悟,非山是山,非水是水。各种因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认为,禅逢水墨最突出的画理,就是借笔吐心中之悟像。禅画的最高境界,是胸无成竹,胸中无竹。到了“无”的境界,作画前作画时,无思无想,无中生有;随笔自出,皆成图画;不思题字,题画自出;自是如来,皆成文章。可以说,中国传统水墨画之精妙神髓就某种意义而言,是通过悟禅进行的表达。在陈雷先生的心中,艺术永远神圣,至高无上,悟禅使其内心极大充实和丰富,经数十年漫长刻苦的精神修炼和艺术实践,陈雷从平庸走向高远,终以独特的绘画形式、崭新的绘画语言,创造出既别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的作品,达到同辈画家难企之禅境。

笔魂墨韵见禅心,陈雷画中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云烟缭绕处的古刹、顿首驻足的僧人及各种小动物……无不透露天人合一、万物共为的禅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尽管我们不甚了然禅宗的玄妙,但能感受陈雷画中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怒放。这禅意画作,正是画家陈雷对世人敞开的心灵家园,是他对生命诗意的期望与向往。他的带有禅意的绘画只是其全部作品的一个部分,只是从悟禅的角度反映其艺术造诣的一个侧面。事实上,他的努力远不止此,他的知识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各地,大江南北。师古师今师造化,出奇出新出大美,是陈雷始终追求的目标。陈雷心灵深处已有佛光闪耀,胸藏佛光者,必入大气、大度、大美境界。

(五)
叙述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著名评论家陈果先生写陈雷的一段话:陈雷早年专攻油画,当年,其代表作《唐山大地震》曾在河北省和全国获奖。自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他投在名家刘大为老师门下改习中国画,专攻人物。我看过他当年不少人体素描写生和人物速写,基本功相当扎实,可见他下了不少苦功夫,也为他今后的创作道路打下了浓厚的基础。为了提高技艺,他转益多师,后又去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此期间又得到陈冬滞、张道兴等名师的指点,技艺与日俱进,眼界更为开阔。近十多年来陈雷闭门谢客,潜心艺事,同时注重各种学养的吸收,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其《达摩东渡》、《老子论道》、《大道通天》、《竹林七贤》等代表作更是神采各异、意境高远,泼墨写意,深得梁楷三昧。难怪北京、承德等地电视台、报刊多次报道其绘画艺术,并称其为“禅画大师”,可见其作品深得人心,为大众所喜爱。
陈先生最后说道:陈雷象个苦行僧,继续执著地沿着他认定的艺术道路默默地、脚踏实地地走着……我相信,其响遍神州大地的惊雷必定于无声处中爆发,震撼天地!

(六)
与陈雷先生愉快的交流,特别是望着他潇洒自如的泼墨挥毫,进而转眼之间那一幅幅达摩、老子、钟馗等都活生生地展现在面前,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怎能不令人为之肃然起敬?作为一位名家,作为一位画坛巨子,陈雷是当之无愧的。
(注:我的主人公陈雷先生已不幸与世长辞,我们在此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