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林
太阳高高悬在天空上边,万丈光芒洒满路面。我微仰着背靠座椅,舒展小膀臂,弯曲着放在方向盘上,双牟含笑注视向前。迎面的远方,刹那间成了眼前,代步的小轿车成为交通的神器。
也就是我这驾驶新手,才有这般新鲜的随感。行驶在路上,斑斓耀眼的阳光,让人油然想起几年前开始学车的艰辛岁月。
自从报名到拿到驾照,用了头两年时间。利用工作业余时间不分昼夜地苦练基本功,有过关的喜悦,也有没过的失落、懊悔。
人生的一段难忘的时光,就抛洒在那条玉龙路上。
玉龙路,只是一条路的名称。可那儿真的有一处“龙门”,让人挤破头都要跃过去。这龙门就是这里的考驾照的科目三考试的考场。

我们曾无数次地在这条路上“踩点”,练车,和模拟。路考的三条线路,如今已烙在我的心里。
那时候,老婆先于我报名、练车的。不过,不是同一家子驾校。路考的线路,我陪同她多次来过,骑电动车要大半个小时,地点在我市的城南,王元那边,紧靠市车管所南大边。1号线,2号线在考场西边路段,3号线从考场出门向东。其中,1、2号线有重叠的路段,初学乍练的是会迷乱住的。
因为是考场,白天路上全是考试的车子,在行驶考核中。而我们要实地练车子的,只能在晚上时间里,在那儿模拟开开。说是辛苦,真的是:说多辛苦就有多辛苦。踩点时,骑着电动车,远远地跟在考试车后边,观看实地的停车点、踩刹车、打灯光的具体地方。听说有的点标在明处,而有的点藏在暗里(比如“学校”的圆牌子挂在柱子上端,四周树叶茂盛,不住意看就发现不了)。
我们俩人刚好一组,一人骑车紧紧跟随着,车走我走,车停我停;一人坐在电动车上,翘首歪头盯着考试车子看,在心里死劲记录下每一处的关关、节节。有时俩人边跟盯边还交流、提醒,生怕丢掉什么要点。
每次去之前都要把电补满了,光来回时间,至少要一个半钟头。然后再跟着考试车子后面跑,一圈又一圈的,不知疲倦,迎风也罢,逆风也罢。到走的时候,跑了多少圈子,谁也说不清楚。
我穿着黄军大衣,把自已武装紧紧的。有一次晚上回来时,竟然用了2个小时,因为电动车没电了,回家时慢悠悠地骑一段路;再死命死命地脚踏一段路,靠运动补充一点电,然后再慢悠悠地骑一点路。这样交替着进行,终于在深夜十一点,回到了家。我的这点辛苦,只是劳其神。比之老婆练车,就不算什么了。
她们练车,可谓是伤其心。待交了学费,去练车时才发现,她们的教练搞得是“野鸡”驾校。假用“樱花”驾校的名子,根本没有自己的场地,带学员去开发区偏远车少的路边练车。而每次练车的油费,都叫学员分滩了,并且要请教练先吃饭,然后再练车。更叫人气愤的是,跑很远的地方,把人带到他熟识的老板开的饭店去,海吃。他好从老板那儿拿回扣钱。教车不相授,技术不达要领,而找他约去练车子却是件很难的事。哪个学员都要重复考多次,他好有机会剥削收钱。劳命伤财啊。
我路考是一次过的,那一天,从一早星子,天还亮就去了,先跟从教练模拟上路,开车。三条线路,一条一条过去。几个学员一辆车子,练了头两个小时。之后就进入大厅,坐等电脑排队叫号。我左盼右望的,等待了四、五个小时,终于到我时,主考官却要去吃中午饭了。原来此时已经十二点了。
正当中午星,我也饿得快前胸贴后背了,连小便也已经没得感觉了。好在,十二点半刚到,我的主考官就叫了我去上车。
我信步奔向车子,围着车子转了一圈,查看一切正常,就拉开车门,正式进行路考了。先是灯光题,过关。再是直线行驶,过关。最后百米加减档,过关。胜利地冲出了前半场的考场。
后半场,就是打方向灯、按喇叭,上路行驶了。
这线路,我陪老婆踩点就多次,自己模拟开车就几次,所有的关节点,都已烂熟于心。我轻松、愉快地行驶到底,一路完美结束。
考驾照,共有四门科目。科一、科四都是理论题,科二、科三是实践。我只在科二挂了一次,回到驾校的训练场,不服失败,调整心理,继续练习基本要领。并且,重新预约考试,对自己也要千锤百炼。第二次预约考试,经过了慢长等待的时间,学生们暑假都过去了,我才预约成功。科二,二度重上考场,一举顺利闯关成功。科四的理论考试,我早就准备着。考得当然以高分告终。
没曾想临近六十岁的小老头子,也不甘心被时代淘汰,又学会了一技之长,洋呼地开着小轿车,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