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 伢
作者:王锦利
小村不大
住着十来户人家
村前淤积了一滩的砂石
村后是光秃秃的山崖
小河从村边迂回九转
清粼粼的河水里少有鱼虾
这里穷得叮当当的响
土坯墙架上房梁
盖上芭茅草便成了住家
那年头冬天特别得冷
狗伢降生在村东的小土屋下
那时候出生生不逢时
经受的苦难无法用文字表达
呼啸的寒冬特别漫长
狗伢从小缺吃少喝
营养不良瘦成了苦瓜
名字不雅老人说容易养大
后来扫盲班先生给取了大名
可大名就是没人能够记下
仍习惯地用小名叫他
小时候狗伢每天放牛
牛养得壮实常常被夸
大一点打草拾肥挣工分
瘦小的身躯扛起重担
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时候小伙二十多岁结婚
一穷二白家家差距不大
狗伢老实也有被相中的女娃
那年头不兴彩礼
脚踏车电风扇收音机
算得上奢侈的陪嫁
迎亲那天的所有物件
都将大红的喜字端端地挂
一群人挑着抬着扭着
随行的鼓乐手吹吹打打
新娘进门鞭炮迎接
拜过了天地就算成家
婚后日子不见好转
那年头地里长不出好的庄稼
后来他偷偷干一些“投机倒把”
将鸡蛋鸭蛋倒卖给城里
为改变命运挣钱他想方设法
不能让孩子,以后
那年春天春寒料峭
喜鹊站上村口老槐树的树丫
不停地朝村里喳喳地叫唤
之后,大集体的土地
就分到了各户各家
小村从此恢复了生机
寒冬腊月,再也见不到
狗伢穿那打满补丁的裤衩
土坯屋随后也换着瓦房
城里的楼房终于落户到乡下
之后村里掀起了打工潮
农民工渐渐地走遍天涯
家里几亩土地收入有限
狗伢也有了进城的想法
可狗伢没有什么文化
扫盲班只会将名字涂鸦
他只能在工地码头干些苦活
但为人勤劳实诚肯卖力
狗伢时常懊恼
当初没有听扫盲先生的话
不然如今也不会如此邋遢
于是拼命挣钱供孩子读书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
培养孩子他舍得钱化
苦心终于有了回报
儿女双双将大学校门儿跨
名牌学校自然有好的工作
并且还在城里落户安家
瞧狗伢那高兴的劲头
见人总是乐哈哈
本打算等孩子工作
养几只鸡种点菜轻松养老
可孩子结婚彩礼数额巨大
他掏空了家里的积蓄
才完成了孩子的婚事
可头疼事却不止这些
娃娃的房子也该要计划
总不能孩子一辈子租房无家
一百多万房款简直就是神话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努力
准备再奋斗二十年
——如果健康允许的话
思前想后绞尽脑汁的狗伢
突然留恋起小时候的穷家
那时候虽然日子清苦
但没有现在的压力山大
这么些年虽然挣了点小钱
可钱再多总是远远的不够化
多想回到从前那个时代
那会儿人心很容易满足
能吃饱穿暖就乐开了花……
2021年11月初稿
2023年3月修改于上海
【作者简介】
王锦利,男,中共党员。1963年9月生,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人。酷爱文学,曾在《新民晚报》等文学副刊发表过作品。近几年有一百多篇文学作品散见于网络文艺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