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我心飞翔
——在核心文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张正阳
各位文朋诗友、兄弟姐妹:
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与你们相聚,感谢萧军兄弟、秀芳主编盛情邀请我参加《馨秀盈秀》《四月芳菲》两刊公众号平台核心作者座谈会和采访活动。
首先,我向各位文朋诗友表示深深的歉意。因为我虽然有不少诗歌作品,但是远不如今天亲临现场的各位老师以及各位核心作者。尤其在秀芳主编的平台,我的投稿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文字质量也远不如大家。六十而知天命,况且我已经六十有二,文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消磨时光的方式而已。但这种方式的确是曼妙的、高雅的、愉悦的,这就是我热爱文学的理由,请大家包容我老态龙钟的状态和对文学的不敬之心。对于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你们仍要坚守文学依然神圣的崇高信念!

虽然如此,五年来我却一直关注《馨香盈秀》《四月芳菲》发布的文章,欣赏两刊的办刊风格。特别是主编秀芳老师给我始终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印象!秀芳老师本人谦虚低调、温良恭让、和谒可亲,而且文字编辑,文学功底非一般女子可比。正因为如此,秀芳的平台以独立新颖的文学品味在洛南众多的文学平台之中站稳了脚跟,并且凭借着璀璨斑斓、纷彩异呈地文学作品获得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关于文学,我始终认为作品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凭空捏造,不能卖弄风骚,不能煸情点火,更不应该把文学当作粉饰自己的虚伪光环去投机取巧,企图获得所谓的名利。相反,文学以及文学人应该用自己独立的视角、超前的思想、悲悯天下的情怀,用带着良知和温度的笔尖来讴歌生命中那些无比美好的东西,鞭挞人世间的丑陋,这是文学起码的职责所在,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小作家都应该如此。
前几天,我到峨眉山去开学术交流会,会议结束后,举办方组织我们看了一场野外实景剧《只有峨眉山》,导演的构思就是令所有的观众耳目一新,刮目相看,让几千观众,让峨眉山下的真实留守老人,背夫,以及村民和观众,和变幻无穷的舞台设计互动,淋漓尽致的歌颂了背夫顽强里的伟大,农民淳朴厚道的品格,以及对乡愁深深地呼唤,把峨眉山山下的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剧场,剧情宕荡起伏,扣人心弦,让所有人热泪盈眶,掌声一片。这就是我们所指的文学艺术作品要来源于生活,要接地气的力量所在!

所以,我们热爱文字、热爱文学的人,就应该深入生活,深入云之下的底层,用笔用心书写平民百姓的愁苦和期盼,只有这样,我们所写的文章、我们创建的刊物才能接地气,才会让人民大众读懂,才能让更多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生命的光亮!以上几点,秀芳编辑做到了。正因为如此,《馨香盈秀》《四月芳菲》平台牢牢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眸,阅读量连年攀升,为洛南县文学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里难寻是朋友。以文会友、以文知人、以文结缘、以文圆梦,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人生如斯夫,人生亦是夏花,正因为如此,让我们也在这个圈,用歉卑而有温度的文字抒怀我们的高兴、苦恼、感悟、情思以及更多的生活琐碎,让我们用自己的诗行,书写属于我们的春华秋实的生活以及货真价实的友谊!
再次感谢活动组委会的邀请,祝朋友们文运昌隆,事业兴旺,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作者简介:张正阳,男, 大学本科学历。内科副主任医师,自由诗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学会会员,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陕西诗歌》《大河诗刊》《青春文艺》《参花》《唐山文学》《圣地诗歌》《泾渭文艺》《秦川文化》《作家摇篮》 杂志, 曾出版诗集《岁月里的诗》两册 ,有1000首诗歌发表于全国各地微刊网。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