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的故事
文/郑金民
今人创作仓颉故事,必须遵循古人原创。本故事以《河图玉版》为依据,以《策海•大书》《外记》为参考而作。在400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实现第一次大统一后,曾是一小部落首领而称帝,后又加入黄帝联盟成为黄帝史官的仓颉,受黄帝委派南巡,携带家眷和一队人马从洛河下游的河洛地区出发,沿洛河而上,到洛河上游的洛南县保安镇寻找传说中的阳虚山和玄扈山,完成黄帝交给他的造字任务。
一路上,仓颉看到河洛地区的繁华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以及田野繁忙生产的景象。仓颉代表黄帝慰问,指导农事生产。向西而行进入秦岭山区,森林茂密,动物、野兽骚扰袭击,道路崎岖惊险,仓颉鼓励大家牢记使命,勇敢前行,安抚百姓,播种文明,慷慨解囊,施救百姓,释明来意,披星戴月,风雨兼程,风尘仆仆……,就这样数个月以后,仓颉一行来到洛河上游洛南县保安镇洛河北岸某地。
02、“登阳虚之山”
仓颉在保安镇洛河北岸某地,发现了传说中的阳虚之山,往返渡步,细加确认,择径而去。
阳虚之山是草链岭的一条支脉,森林繁茂,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仓颉一行小心探路,避开虫蛇、荆棘、悬崖峭壁,寻径而登,终于来到阳虚山顶部,确一位置,安营扎寨,搭建观天台。
为了造字,为了观察天象,观察山河大地,仓颉夜不成寐,食之无味,苦思冥想,发长不剪,胡须不修,脸颊消瘦。表情严肃,目光坚毅,对夫人和随行人员发话,不造出文字,不回“河洛”。
为此,仓颉夜以继日,不分严寒酷暑,不分春夏秋冬,不分昼夜;不避雷鸣闪电,不避秋风和雪雨,在观天台观察天地间的一切。
仓颉时而一人,时而叫来夫人,时而叫来随行,时而找来当地百姓,寻求造字的方法……,就这样数年过去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仓颉忘我的造字精神感动了天地,突然一天,仓颉在观天台看到河对岸的玄扈洛汭之水中,慢慢上浮一只巨大的万年灵龟,金丹光芒,辉煌四方,眏照天空,射向阳虚山,射向仓颉。
灵龟先是抬头向着阳虚山,和仓颉目光相对,像在吐云纳气,又像是给仓颉说话;后又身背浮出水面,灵龟之首在空中伸的长长的,直立抬起,双目大睁,嘴唇长时间张开,微微缓慢而动,发出一种悠扬奇异的声音,好像在呼唤仓颉……
03、“临于玄扈、洛汭之水”
仓颉一行,从阳虚山下来,到了洛河岸边,看着河对岸东南元扈山,看着宽阔清澈的水面,看着鱼儿和浪花,看着脚下的河岸、河滩和河草,在随行人员左右保护下涉水过河,庄重、稳步前行。
在河间,仓颉翘望自西而来的涛涛洛水,和滥觞之地的草链岭;遥望河水东去而一望无际,直至想到河水流到河洛地区,汇入黄河。
仓颉一行来到南岸之后,仓颉站在玄扈之山下,接收天地赐予之灵感,超然走出人间,进入神界。似人非人,似神非神,是仓颉又非仓颉。
仓颉细细观察巍峨挺拔的草链岭又一支脉的玄扈之峰,细细观察从神秘的山谷、山峡流出的玄扈之水,细细观察自然、净洁和神奇的玄扈洛汭之状,细细观察清澈、深渊和静谧的玄扈洛汭之水,细细观察玄扈洛汭之砂石,光怪陆离,诧异惊愕,此时仓颉发现了金黄的沙滩上灵龟的脚印……
仓颉在一系列观察活动中,伴随着时快时慢、时大时小的脚步,时而表情严肃,时而激动兴奋,时而面带微笑,时而神光异彩……
04、“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仓颉走到灵龟脚印处,顺着灵龟脚印寻向灵龟,弓身净手沐面。然后退出元扈洛汭之水,退到洛汭之砂石滩上,在一片碧绿的草丛中,面向灵龟虔诚地跪拜,再后又跪着向前移步灵龟。
仓颉通过砂石滩进入水中,慢慢水淹仓颉腹部,巨大的灵龟瞬间神奇的变小,仓颉跪行灵龟身前,双手请起,仓颉和灵龟四目相对,通过心灵的窗口,生命的电波、信息、数据在相互的碰撞、融合……
过了一会儿,仓颉点头、来回左右摆头,灵龟点头、往返左右摆首……
仓颉和灵龟深层次不断地再交流、再沟通,最后灵龟两次伸长颈项左右摆首,指向丹甲,仓颉得到某种暗示和指引……
然后,灵龟双目微闭,首部缩回,仓颉目光移向丹甲。
在灵龟的丹甲上,一会出现一条纹线、两条纹线,接着多了起来,而且纹路、线条奇特,直线的、拐弯的、弧形的,然后相互交叉、组合,好像世间各种各样存在事物的形象,若隐若现,宛若后来的图画和仓颉文字……;一会出现一个、两个白圈黑点,接着白圈黑点多了起来,不规则的列队排列,若隐若现,宛若后来的洛书图案。
无论纹路线条,,白圈黑点,自始至终一会蓝色,一会绿色,在丹甲上微光渐放。
仓颉就这样,如获至宝,如饥似渴,神情专注的看着上天传达的信息、数据,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这时灵龟额头缓缓伸了出来,轻轻地触碰了一下仓颉垂吊的长胡须,仓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一切藏入心中,将灵龟慢慢的放回水中,目送灵龟潜入深水,直至不能看见,仓颉起身退后,在草滩上三拜灵龟,然后向玄扈之山根飞快地跑去……
05、“以授帝”
仓颉来到玄扈之山根,找到一条登山之路,奋不顾身,急不可待,上山似箭地向玄扈之峰爬去。
到达峰顶,选择一块平台,在随行人员协助下,拔除小草,仓颉随即在地上划(画)了起来,把灵龟代表上天赐予的“符号”,把感悟、启迪的灵感标记了下来,令人看守加以保护。
然后差人搭建营地,修筑造字台,日夜琢磨记录在地上“灵感”,日夜观察,“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策海•大书》);“苍帝授书观兽蹄鸟迹而作字”(《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重修大佛殿碑》),仓颉经过对天上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等等的观察和思考,反复修改、做记,把它们的形状和特征记录下来,数月后,在来年的春天,仓颉造出28字。
仓颉满目热泪,面向东方,遥望河洛地区……
06、“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造出28字的当日,天地间发生了奇异的事情,太阳隐藏了起来,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只不过这雨和以往雨完全的不一样,没有一点雨水,全部是粟米。粟米像雨点一样稠密,从天上连续不断的下到人间,直到天黑,满山满地满村都是粟米,百姓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男女老少人人皆盛满器具,存入家中,确保日后不愁吃,不怕旱涝,不怕饥饿。
后人为了纪念白天发生的这件事,将其称作“天雨粟”。
到了晚间,鬼声不断,到处哭嚎,他们显露原形,无处逃遁隐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跪地向人们求饶,不要惩罚他们,他们发誓今后改邪归正,不再祸害百姓,不再作威作福。
后人为了纪念晚间发生的这件事,将其称作“鬼夜哭”。
07、“阳虚、元扈之间有竹林古刹一座”
几千年来,坐落着阳虚玄扈的保安镇成了文化圣地,在仓颉文化光芒照耀下,在很早以前,人们在这里修建了竹林寺院(竹林古刹),在乾隆十五年重修,烧香拜佛,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人们在拜佛时也在跪拜仓圣,纪念仓圣。
2023.03.19

①此《故事》摘自本人《我对仓颉影片<方案>的一点意见和建议》一文的“剧情大纲”,略有修改。②《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③《河图玉版》记载:“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④《策海•大书》记载:“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⑤《外记》记载:“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⑥《创建三圣母前后殿暨重修大佛殿碑》记载:“且夫,天地初开,而阳虚之山峙于洛水之西北,元扈之峯供于洛水之东南,而苍帝授书观兽蹄鸟迹而作字即在是焉。”“自汉以来,广建庵观寺院,故阳虚、元扈之间有竹林古刹一座。”⑦本文摘自本人《仓颉影视剧情大纲》,稍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