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体无缝融合 全域化发展旅游
文/姜毅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我县全域旅游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基础做起,层层推进,通过景区景点打造,融合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县域、镇域、村域三级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县旅游事业发展前景可期。科教体局主观的教育、体育、科技三个方面业务工作,与旅游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从科教体三个方面融合旅游产业发展,助推全域旅游整体发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基地研学激发旅游活力,以研学旅行助推全域旅游
近年来,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研学旅行渐成旅游新风尚,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目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洛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自然环境独特,旅游产业资源富集,可挖掘潜力巨大,拥有开发研学旅行产品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县科教体局抓住发展机遇,把推广研学旅行摆在教学教研的优先位置,在研学基地培育、研学产品设计、配套服务完善、营销方式创新等方面构建体系、多点发力,实现了研学旅行业态的优化提升。但是要通过研学旅行助推全域旅游,还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培训。邀请专家在我县开展主题为“研学旅行政策解读及组织实施”的专题培训,为景区、旅行社、涉旅企业及研学旅行教育机构等相关单位,就发展研学旅行,进行政策宣讲解读和引导,激发新的旅游开发热情。
二是建设基地。集聚整合旅游、科普、历史、文化、体育等相关资源,积极培育一批资质健全、课程丰富、责任清晰、管理规范、设施健全、应急预案完善的研学旅行基地。科教体局同步启动研学旅行基地评选工作,相辅相成助力景点基地的硬件建设。
三是主题带动。通过科教体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积极开展诸如“研学旅行精品课程”评选、“讲好洛南故事——研学旅行精品课程进校园”、研学旅行形象大使评选、研学基地“大手拉小手”公益宣讲、小小导游洛南行、研学旅行夏令营等主题活动,贯穿整个旅游季,使研学旅行的“顶层设计”和实现路径逐渐清晰,一批优质基地的载体地位得以凸显。

二、健康运动刺激旅游内需,以体育事业助推全域旅游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游憩与休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实践中的交集和融合现象不断显现,体育旅游活动日益活跃。我县体育旅游最近几年初露端倪,但是可挖掘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做到“应挖尽挖,体旅共赢”的愿景。所以,今后如何做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我们急需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是超前规划。未来体育和旅游两个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统领,整合全民健身运动资源,抓住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按照“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四全”模式,在山、水、林、路、农、游、城镇、乡村多规合一的基础上,编制实施全域体育旅游行动方案,进行规划布局、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品牌打造,促进全民健身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全域体育旅游新业态。
二是赛事带动。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抓手,吸引旅游眼球。充分发挥各体育协会和体育场馆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比赛、庆“元旦”环城田径赛、职工运动会、农民趣味运动会、爬山比赛和浮龙湖垂钓大赛等赛事活动,以品牌赛事活动吸引县外旅游群体关注,带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开发项目。以开发新型体育运动为杠杆,撬动旅游版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促进旅游、文化、农牧、林业、社区功能高度融合。加快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城建设、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体育运动旅游线路。以蟒岭绿道、草链岭、鞑子梁、老君山等景区为基点,加快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以抚龙湖景区为依托,加快开发融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一体的健康运动旅游集中区。借力南华山的秦岭高海拔山区资源,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项目。充分利用城市大型商场、有水面条件景区、开发区闲置的荒山荒坡等空间、体育场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等资源,大力发展室内游泳、摩托艇等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等山地运动、航空跳伞运动、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打造体育旅游综合体。

三、科技创新提升旅游质量,以科技产业助推全域旅游
科技创新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产业同样离不开科技领域的支撑和推动。着力在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加强科技创新驱动,融汇科技元素,推动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林业科技的旅游产业。依托洛南境内秦岭蟒岭山地森林资源,诸如云蒙山、文显山、佛山、尖山等,积极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等旅游新景点。
二是打造水利科技的旅游产业。科学合理利用张坪水库、抚龙湖、李村水库、姬家河水库、洛河漂流等水域和水利工程,着力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三是打造工业科技的旅游产业。利用卫东工业园区、原三线建设国防厂区,开发工业旅游,发展旅游用品、科技工艺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科技项目、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
四是打造农业科技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以大棚果菜、温室时令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等板块为支撑,集农事体验、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建设农民培训中心和智慧农业平台,通过道路硬化、地埋管网、水电设施、园区绿化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型、科技型、领先型园区的高科技农业旅游园。
五是打造医药科技的旅游产业。结合“一都四区”发展规划中的康养产业,以抚龙湖康养综合体以及新建中医院为载体,可以有步骤地建设集中医推广、医药养生、休闲养生、娱乐观光和公共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生公园,以医药科技带动辐射全域旅游整体发展。
注:本文首发于《商洛教育》2022年第三期“管理方略”专栏



作者简介:姜毅,陕西洛南姜村人。爱散文,喜诗歌,好书法。开展文学创作二十一余年,发表文字三十多万字。现为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