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风采战友情
主持 向德荣 撰文 郑焕清
编辑 杨庆华 美篇 史锡腾

江城三月春荡漾,
东湖万枝梅竞放。
把酒共叙铁兵情,
战友风采谱华章。

3月14日,艳阳高照,惠风和畅,部分居住武汉的铁道兵老战友,应向德荣、华伟芬伉俪邀约,相聚在东湖之滨的龙康酒店,赏梅品春光,举酒叙友情,心有快哉风,其乐亦融融。

东道主向德荣、华伟芬夫妇

向德荣战友居住的小区
这次小范围战友聚会,缘于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相聚相识,缘于参与铁道兵战友《风采录》编审机遇,史锡腾、向德荣、郑焕清、杨庆华有幸参与其中,史、向二位还是风采人物,几位战友分别来自二师、八师。虽同住江城,甚至曾同在一个团服役,同在援越抗美前线共同战斗,同在一栋楼内学习工作,互知其名,互相仰慕,但未曾深交。此次有缘相识,大家有意一聚。德荣战友作东,并邀请黄孝林、夏先荣、陈国强、赵文福战友共聚东湖之滨,酒叙战友深情。

参加聚会的全体战友。左起:
陈国强 史锡腾 黄孝林 向德荣
郑焕清 杨庆华 赵文福 夏先荣

郑焕清、向德荣、史锡腾和杨庆华互相敬酒
因缘能相聚,难忘铁道兵。向德荣说,因铁道兵之缘,文创中心之缘,风采录之缘,我们相识相聚,忆往昔,话友情,难忘英雄铁道兵。

向德荣、史锡腾、杨庆华
因情而温暖,难忘铁道兵。回眸刘政湖战友平淡低调内敛的策划,是一种暖心;回想郑建平、王林山战友细致精致极致的主持审定,像一股暖流;回味十八位战友充当业余编辑的通力合作,却是一种战友情深,难忘英雄铁道兵。

向德荣、郑焕清、史锡腾、杨庆华、黄孝林

大家说,青春有幸铁道兵,终生得益是精神。当年成昆线,襄渝线,援越抗美最前线…留有我们青春足印,洒过血,流过汗,吃过苦,受过累,但无怨无悔。铁道兵的经历让我们终生铭记,铁道兵的精神让我们终生受益。

向德荣、史锡腾
离开铁道兵几十年,但《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兵歌始终在耳边回荡,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铁道兵精神,始终是人生的动力,铁道兵战友情深,始终是心中的温暖。回首几十年,我们铭记铁道兵,感恩铁道兵,不论在部队还是地方,用奉献和智慧书写无愧于铁道兵的别样风采。
向德荣伉俪在东湖龙康宴叙老战友有感
三月草萋萋,黃莺歇又啼。湖柳晴有絮,岳咀润无泥。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酒吟铁兵曲,情叙刘白诗。
注:岳咀即岳飞曾屯兵的岳家咀;刘白诗,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居洛阳唱和诗作。

到会的八位战友
以下是各位战友的简介:

向德荣,原铁二师战友,1968年3月从湖北仙桃应征入伍,在六团司令部任战士、文书,其间参加援越抗美一年半,1973年3月退伍。1976年9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巡视员,2011年1月退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出版了《职工道德四字经》《工会工作四字经》《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四字经》《公民道德三字经》《父母三字经》(与华伟芬合著)《劳模精神职工读本》《向德荣寓言》和《识·记》丛书四册,共11部著作。2016年3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登专电《湖北一老干部的“经典”生活》。2021年加文创中心,写有《铁道兵援越抗美赋》《襄渝铁路赋》等文章。

向德荣战友戎装照

向德荣

向德荣、陈国强和史锡腾

杨庆华,原铁八师战友。1972年12月从湖北钟祥入伍铁三十九团,1976年退伍,先后在高校和党政机关工作。参与组织编写《海峡两岸与国共两党关系研究》丛书;参与编写武汉私营企业人物传记、小城镇统战工作、工商联成立四十年等书籍;撰写关于武汉市招商引资典型经验的文章,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入选论文集;曾兼任统一战线《华夏之友》杂志编辑部副主任。2021年加入文创中心,写有《深入浅出不弄玄》《一片丹心向阳开》《躬耕杏坛照烛微》等30多篇散文、诗歌。

杨庆华战友戎装照

杨庆华

郑焕清,原铁二师战友。1968年入伍,曾在连队、教导队、师、团机关服役。1984年转业,先后在县、市党委政协机关和老年大学工作。业余好读书,喜思考。发表论文、时评、散文随笔若干,数十篇文章获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获中央统战部和“人民政协报”征文一等奖。前文中率先提出“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的观点,几年后,确定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方针。2020年,加入文创中心,《雪花轻轻落江城》《母亲脚上的镣铐》等,获中心奖励和战友们鼓励。

郑焕清战友戎装照

郑焕清

黄孝林,湖北仙桃人,老三届高中生,1968年3月入伍,1968年5月入越参加援越抗美,在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二大队九连任战士。同年6月调入一支队宣传队,任乐队演奏员,创作员。1976年3月退伍。仙桃市群众艺术馆书记兼馆长,2008年8月退休。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副研究馆员。

黄孝林战友戎装照

黄孝林

黄孝林和史锡腾

夏先荣,原铁兵二师战友。湖北仙桃人,1968年3月入伍铁六团三营,参加援越抗美一年半,1971年3月退伍,同年参加三线建设到二汽(现东风车汽车公司)。先后在二汽铸造一厂劳资科、组干科、技术科工作。1980年调总厂组织部干部一科任副科长、科长(副处)。199O年调车轮厂任党委书记,2001年调水箱厂任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2007年退二线到东风冲模厂任专务,2008年退休。

夏先荣战友戎装照

夏先荣

陈国强,1968年3月从武汉入伍,原铁道兵二师六团十七连(部队在越南时是一支队二大队四中队十三分队)。服役期间,历任战士,统计员,班长,副排长。1973年3月退伍后分配到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其间从事过共青团、人事及行政管理等工作。2012年3月退休。退休后空闲之余,2016年6月撰写了部队生活回忆文章《铁道兵情怀》之一(战斗篇),《铁道兵情怀》之二(情感篇),《铁道兵情怀》之三(纪实篇),在微博上发表。

陈国强战友戎装照

陈国强

赵文福,湖北钟祥人,原铁八师战友,1972年12月入伍,1983年12月转业至湖北省直机关工作,2014年11月退休。在职期间,先后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职称工作先进个人等。结合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职工教育、人事管理等工作实践,勤于调研思考,撰写多篇文章参与各类会议交流或公开发表。参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志》的编纂工作,任副主任委员,并撰写了干部职工教育、人事管理等条目。

赵文福战友戎装照

赵文福

史锡腾,1968年3月从武汉应征入伍,新训后随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在六团汽车连服役;1970年部队回国,移师陕南修建襄渝铁路,调到二师汽车营四连。1974年退伍后回武汉,在湖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前身)工作,先后从事司机和医疗器械工作。退休前任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主任,职称为主任技师(正高)、武汉大学副教授。除了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一些专业文章,还出版了《基于PC网络的心电监护仪设计与制作》、人物传记小说《史可法全传》;发表于网络上的有长篇回忆录《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越过秦岭是巴山》等文章。

史锡腾战友戎装照

史锡腾
槛外人 2023-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