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织女们沦陷了
杂文 | 侯玉娟
每天直播的提醒,我会轻轻的划开手机,静静地观看织女们的手工教学。
我是一位很独立的女性,很少被周围人云亦云,轻易不被别人说的,做的所牵引,做人做事比较个性思维。
无论炒作的有多么热闹,还是那优美的广场舞,还是大妈们热情快意的麻将,还是站排在超市抢购优惠鸡蛋,常常是不屑一顾,对我来说丝毫没有吸引力。但是这直播教学却深深地感染了我。
从开始的简单欣赏,到后来自己的动手制作。没有计较过心路历程,也没有扪心自问的反思。
轻而易举的就被俘获了。
我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光有幸福感,而且还有很多成就感,努力实践着教与学着配合。
曾经四十年站在讲台上,都是指手画脚的讲解,今天能够乖乖的做一位静静的学子,何尝不是很惬意的事情。
体会着做学生的快乐和窃喜,我很洋洋得意。
看直播,我欣赏巧娘子们精湛的作品,无论是钩品,还是织品,简直就是美学的无与伦比的俱现。
一根长长的毛线,绒线,布条线,丝光线,在织女们灵巧的手下,简直是千变万化。既可以变成帽子,披肩,又可以变成鞋子,手套,裙子,还可以钩织变成衣服。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美女黄道婆是他发明了防线,所以今人才有幸站在前人的臂膀上,有所突破,有所改良,大踏步地超越前人。
说白了编织也是一门很伟大的美学,他不光创造了优雅的艺术,同时也创造了幸福的享受。
我不仅被深深地吸引了,同时也愉快地参与其中,有人说编织有瘾,确实有道理。不光是欣赏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体会他的劳动成果。
看到了崭新的作品,那种劳动者的愉快,油然而生。
据说打麻将的人有瘾,喝酒的人有瘾。吸烟的人有瘾,吸白粉的人更有瘾。这个我都没有体会,唯独看织女们直播,我确实是上瘾了,而且开心的不亦乐乎,甚至不能自拔,忘记了写作,忘记了吃饭,同时还悄悄地给自己的心灵放了一个长长的大假期,随心所欲地尽情享受生活,玩味艺术的价值,观赏自己的作品。享受产品的魅力和人家的劳动价值与智慧。
这或许就是中国女性的使然。
这或许是心灵深处的藏匿许久的挚爱。
我没有对荧屏前所有的女性做过问卷调查。
反正我是哪个躺在床上看手机沾沾自喜,而且又跃跃欲试的小匠人。
欣慰的收获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快乐和开心。
与此同时,我深刻的感悟着中国妇女的劳动智慧,是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生活,用劳动创造了美学,用劳动创造了产品,用劳动推动了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直播间里一根长长的绒线,上下翻飞,穿梭抖动,清晰细腻的演讲,作品成功后的展示,简直是千变万化,可以变成帽子,可以变成鞋子,可以变成围巾。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的玩偶,可以变成一系列花卉,诸如此类娴熟的操作,让听者动容,观者点赞又感叹。
我感悟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伟大品格,感悟着织女屏幕前的津津有味的教学。
一言以蔽之,世界上所有的美学都是劳动创造的,在织女们的手下被演绎的一览无余。
不是吗?哈哈!你来动手,你也上瘾,你不光享受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享受美学的劳动成果。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欣慰。
该吃早饭了,老伴极力地提醒着我。
我还沉浸在美学的课堂,简直是幸福的回味和欣赏。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谁不爱,中国妇女的劳动智慧最了不起!新时代的织女巧娘们儿,你们太了不起了。
是你们再一次带动了毛线业务的二次雄起。
让一个低迷的行业看到了它再度发展的曙光。
我既不是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也不是来拯救轻工业纵身发展的救世主。
探究内心世界,是你们的美学和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在不断地学习中亢奋了。
侯玉娟,女,网名如月,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
爱好文学,掬一束鲜花,挽一程芬芳,在流年的岁月里吟诵,行走在追梦的时光里,甘愿做了文学的仆人和奴隶。
从少年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伴有 诗歌,散文,小说,论文,通讯,杂文,报告文学……等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