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干部诞生记·第八章
文/周天明
题记:本文为回忆录,素材主要采自作者本人经历,同批口述追忆,人事档案记录等渠道。希望同仁看到,能积极参与评论,提供素材,以利借合同干部诞生40周年纪念之机,挖掘到更多珍贵史料,来铭记我们平凡但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我的电话号码13967933366短号663366
我的微信网名:酌走巅溟
敬请加微信或电话联系。
第八章 群英荟萃
在我关于合同干部诞生的定义中,本来仅指83、84这两年招录的74名行政类合同干部。而事实上合同干部的概念在运行中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各类带粮参加乡镇工作的人员,又叫乡聘干部,或乡镇合同干部,其中管理层级也有区别,有县管,部门管,区乡管。因此产生录用或选拔上的激励机制,不断鼓励并脱颖出优秀人才。
在我写这个回忆录的时候,李福昆回忆说他是87年冬或88年春经过考试进入合同干部的,同批参考的石柱区有4人,全县有27人,参加培训合影有8人,正式录取是7人,并发来当年合影留念照片,有名有图有真相。
李福昆同志的回忆打开了我的视野,当年的合同干部不仅从农村直接招录青年,后来还从各类部门聘、区乡聘干部中通过选任或考任吸收到县管行政类合同干部序列。
李福昆同志是合同干部中的骄骄者,跟我交集甚密,我在83年任石柱公社副社长分管工业时,他从社办企业转入乡林技员;84年我去俞溪头乡后他接管工业;89年底我们一起被组织安排为舟山乡党委政府班子领头,俩人紧密配合,攻克一个个难关,扭转了舟山被动局面;90年底我被组织另行派用,他接过我的担子一路上行,从古丽镇书记到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干一行爱一行成就一行,既是我同庚好友,更是我学习榜样。
当年我与福昆等一批合同干部组成舟山乡党委政府班底,是永康县委和石柱区委破解舟山困局的一着妙棋,既是合同干部高调亮相的品牌,也是领导如何用人搭配的典范,我虽然有蜡炬之憾,但并不后悔。
1993年6月县委下达乡镇合同干部续聘考核名单中有行政类合同干部45人,其中10人疑为87年9月后一93年5月前进入的行政类合同干部。李福昆同志提出他那批有7人录用,除已被转为正式国家干部,或犯错被辞退外,其余应在这10人名单之中。
现在回过头看,合同干部管理机制非常严格,不管进与退都遵循能者上庸者下的精神。石柱区是合同干部最多的区域,也是使用提拔最多的区域,至今从合同干部起步提拔上县级领导岗位的有3人,可是犯错处分辞退的也有2人。特别是进人之严格,令我如梦初醒。李福昆同志回忆87或88年那次考合同干部,石柱区有四名对象参加,其中有二名是俞溪头乡推荐的。那时我是俞溪头乡党委书记,确有推荐这两人的动机,因为两人都是部门干部,一个是我想重点培养的对象,一个是本乡县领导打过招呼。不过这两人都没被录取,不知何故原因不明,只是后来两人的表现让人太跌眼镜,不仅让我有用人失察的丢脸,也给人有路遥知马力的深切感受。
草于2023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