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海浦东作协会员,上海海上风、长衫、新声等诗社会员。爱在诗里散步,喜欢文字,用真情记录生活。
雨水
丹桂飘香
解开钮扣
大地丰腴的体态
等待一场雨水的润泽
秧苗在她怀里
兴奋地扬起小手
不辜负时令对江南的偏袒
将柳条般柔嫩的雨丝
梳进自家小院
绿植扒着篱笆
看外面的世界
雨点俏皮
划拉出脚边的沟壑纵横
仰头呡了一口
呵!雨水是甜的
诗情霎时抽蕊
孕育下一朵花
“雨”过天晴,“水”以载命
今音(雍赓)评论:
写季节的应景诗能够达到自我宽慰与心安的目的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心理会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它就像一个微波荡漾的湖面,这个湖面是心湖。相对心潮澎湃的诗,这首诗显得小家碧玉,作为风格,有它的益处是在于循循诱导。
这时候会发觉诗歌有否存在与背景的相悖义,比如,第二段最后一行“看外面的世界”。按照常识,诗歌应该和外面世界形成同步共振效应。外面兴啥就写啥,也有人把这一类比作跟风。甚至也有的会以跟风为自傲,从利益上也能够薅点羊毛。
而在《雨水》过后,如果要“不辜负时令对江南的偏袒”(详见第二段第一行)就考虑另起炉灶。否则,要想“诗情霎时抽蕊”很不容易。也就谈不上“孕育下一朵花”(详见第三段第五行、第六行)。这时候“雨水是甜的”。作为一种感觉,也起引导作用,首先引导自己。这和“雨水”的“润泽”有关系(详见第一段第三行)。雨水,不单单是万物之变的一种形式,它而且更加明净纯粹而不杂。把它作为这首诗的特征也不为过。
这首诗的要务是诗歌第三段的最后一行“孕育下一朵花”。它首先在诗歌人物身上体现国运、家运、气运,甚至还包括命源。如,“雨水”的水以载命;诗歌第一段第二行的“大地”是土以载物。诗歌三段,写到的是天地万物乃分种种,它却又为一,便是万物分五行,而五行又集人一身。这是诗歌“雨水”的深度。
如果说深不可测也行得通。诗歌三段是以融合与改善之手法,首先受益的是自身,这个受益便是第三段的第四行:“呵!雨水是甜的。”比如,甜在心里知循环,它包括因与果,始于终。如果把它完整起来就叫作元,是指万物本源,根本的意思。
作者:丹桂飘香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