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青少年 爱心有作为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坛耕耘,植兰培蕙,教书育人,使我对青少年教育立德树人有一份执着的关注。退休后,我们这些对洛南教育呕心沥血奉献青春年华的老同志,高兴地看到,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在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工作有特色,手中有典型,活动有亮点,成绩斐然,推动了全县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令人倍感鼓舞。
为了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分析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这一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重点任务,是搞好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纲领性的文件。学习中央的这个文件,特别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增强青少年作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令人振聋发聩,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个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从政治站位看,促使我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这虽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已经作了明确规定,不容置疑的,然而我们在实践中是不是把立德树人放在了首位?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大,学校追求高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重,家庭培养子女投资大的实际,追求上名牌高校、王牌专业、将来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而不闻政治束之高阁只知读书考试,由此而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学校到底是在培养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还是在培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优而仕,追求生活享受的罗曼蒂克的“乔尔布亚”。据有关资料披露,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为数不少的人留学美国,追求优渥的生活环境滞留不归,更有甚者拿到绿卡宣誓效忠,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制裁中国的利器。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退休的党员干部,我们的政治担当和作为是什么?这次中央两办印发的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要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支持更多的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作为、发光发热,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充满生机活力。这就是我们老党员、老干部应有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开国元帅叶剑英满怀革命豪情说,“老夫喜作黄昏颂,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风范。老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辛苦工作几十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温馨的退休生活里,采菊东篱下,寄情山水间,或游览祖国河山,或作诗绘画,或含饴弄孙,是很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在为霞尚满天的黄昏时光,怎样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意义?我以为力所能及,老有所为,奉献爱心,发挥余热,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点滴贡献,也是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政治本色的体现。如果老党员、老干部都这样想这样做,他们的爱心将会像细细地涓流汇成温暖的河流,是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一支可观力量。
关心下一代,老有所为,有许多的事情是可以力所能及的,我们这一代老同志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我们的经历涵盖了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鸿篇巨制,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征程之中。拿起笔写写自己工作经历,写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写过去的困苦岁月和今天的和平盛世,给自己的儿女看看,给身边的青少年看看,讲给青少年听听。这对自己的儿女和青少年就是一种潜移默化教育,就是一种弘扬正气的正能量灌输。好的文字我们把它发出去,见诸于报刊或网络文学,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都是很有裨益的。
在自己身体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关工委组织的社团活动,走进学校参加班级组织的少先队队日、团日活动、“六一”、“五四”活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作普及宣传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做阐释点评,解疑答惑,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增强青少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其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政治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汲取政治素养,明辨是非,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我们洛南是一块红色的革命热土。在这块热土之上无数的革命先辈诸如许权中、唐澍、刘志丹等为了共和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挖掘这些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领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汲取信仰的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建议县关工委联系县党史办,编写这方面的讲稿资料,分发老同志,在学校班级组织的如清明祭奠先烈、庆祝八一建军节时准确讲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涉及民族观、历史观、国学知识等。与筑牢青少年人生之基,进行“三观”和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本质趋向是一致的。教育青少年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尊老爱幼,是家庭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应该为老干部所关注。老干部也应该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例如,我们柏槐社区每年重阳节都要表彰“好媳妇”、“好儿子”、“和谐家庭”、“柏槐好人”,七一慰问老党员表彰老干部,给“光荣在党五十年”佩戴纪念章等,看似和关工委工作无关,其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实际上是在给青少年传递了作好人作文明人作有素质人的信息,具有水滴石穿之功效。提及如斯,就是我们要整合这些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全方位的开展起来。
人之将老,奉献余热。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贡献绵薄之力,老有所为,是一个退休党员应有的觉悟和本分。所以,我们要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紧迫感,从而用我们老干部的一点爱心去诠释和唤醒每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心中潜在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理需求。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百年难遇的和平盛世,党和政府给予我们优惠的退休养老政策,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余热,有所作为,不仅使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2022年6月



作者简介:郝蔚民,洛南县老科协理事, 中学高级教师,原洛南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