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年3月10号,青州市诗词学会“云上”散文朗诵会节目名单。
组织:沙长学 窦娟
主持:张秀芬 王同鹏
审稿:周桂萍
制图:温明平
摄影:段春英
统筹:田源
1、窦娟朗诵(春天的芭蕾)作者/庄兰香。
2、张秀芬朗诵(还原百花洲)作者/李振声。
3、 马静 王桂芝合诵(盛景新貌)作者/王洪亮。
4、郭同经朗诵(一地鸡毛)作者/李存亮。
5、刘桂华朗诵散文诗(春润)作者/秦曙光。
6、白秋艳朗诵(春的召唤)作者/刘正齐。
7、袁华秋朗诵散文诗(春的使者)作者/李玉田。
8、紫墨朗诵(长寿花)作者/周桂萍。
9、沙长学朗诵(想和你一起在春天里走)作者/张宇娟。
主持 王同鹏 张秀芬

庄兰香

名家简介:庄兰香,网名陌上花开兰,笔名兰芝若,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长、青州海岱诗社发起人之一、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学会理事、潍坊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第一届潍坊优秀诗人,《中国红馆》主编,中华《诗词月刊》工作中心站站长,《海岱诗苑》主编,潍坊作协会员,青州市美协会员。
本期组织 朗诵 窦娟
《春天的芭蕾》
作者/庄兰香
春天再一次席卷人间,万物均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红绿云开始布置春天的聚会。来吧!卸下一指烟火,抛却尘心杂念,跳一曲春天的芭蕾。
三月的风清新,温煦,柔柔地绕过指间。放眼望去,尘草初绿,春山初肥,柳辫儿轻轻拂动,张扬着青春和活力。春天给了每朵花盛放的机会,眼见得花苞蠢蠢欲动,即将俯仰人间。大约几日后,桃花红,杏花粉,杨柳如烟,梨花如缎,千红万紫,各种色彩前呼后拥,纷纷登台亮相。感觉枯萎的欢愉一夜之间在体内返青,滋长,岁月纵横的褶皱开始伸展和铺开。
人到暮年更在乎每个春天,那是有限的青春重温和回味。坐在夕阳下沉思,香风过处,花影摇曳,有些人或事已渐渐遗忘,有些片段刻骨铭心,黯然神伤。在春天里慢慢释然吧,阳光的温度足以暖化高冷的心,慢慢地就淡了,远了。
春风里,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花朵开放的声音,听雨滴敲打的执着,听流水古老的曲子,听鸟儿彼此之间的对话,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只要用心去听,去琢磨,新奇无处不在。
也许每个人的梦里都有春天,那是一束遥远的光,一朵永不凋谢的蝴蝶兰。说到梦想,有点骨感。说到花开,有些心疼。如果说花开是随性的,那么云朵就是洒脱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在努力绽放。不管宿命如何,都在顽强地成长。而总有一个念想是遥不可及,纵然隔着千山万水也跃跃一试。
这个春天又是一次重启,它一念重复着些许曾经,一念开辟了新的剧情。把心愿告诉春风吧,它会策划所有的行程。告诉春云,它会计划旅途的相遇。想来还是告诉春水吧,它会让山川每一寸肌肤都能感受到炽热的心跳。
花落花开春复春,画桥蹊径已成荫。
此生独爱深情句,料定清风应认真。
李振声

李振声,山东莱州人,山东省财政厅退休干部,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
张秀芬

《还原百花洲》
作者/李振声
大明湖南门牌坊以南、曲水亭街北头东侧,有一池波光粼粼的泉水叫百花洲,岸边杨柳临风,水中红荷争艳,珍珠泉水携众多泉友从玉带河拐进曲水亭街,一路打打闹闹来到这里有点累,百花洲便成了它们解乏休息的驿站。
第一次见百花洲,我首先想到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那片碧水沙滩、芦花飞舞、水鸟成群的广阔水域。可眼前的这水、这洲与之相比,是不是太过小家子气了?请不要误会,前人以“洲”命名这片泉水决非虚张声势,因为若干年前,百花洲与大明湖是连在一起的,浩浩淼淼汪洋一片大得很哪!连百花洲旁边那些泉水人家的祖先,当年也不像现在这样临湖而居,而是被泉水包围的一群岛民呢!
百花洲这个名字,是北宋大诗人曾巩起的,当时他做济南太守,为治理水患他用大明湖的淤泥修了一条堤坝人称曾堤。曾巩经常在堤上漫步,看到对面姹紫嫣红花团锦簇非常喜欢,便为这个无名小岛起了“百花洲”这么一个漂亮名字,并题诗一首,拿它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媲美,仿佛这是他发现的另一处世外桃源。
百花洲曾住过不少名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明代文坛“后七子”的领袖诗人李攀龙。此人是济南人,天资聪颖,26岁中举,3年后即中进士,此后春风得意,官凡三迁,刚40出头就做到了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的高位,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干部。但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特不适应,想当个好官却备受排挤,一怒之下打了辞职报告,未等皇上恩准,便扬长而去。
回乡后他在百花洲建了个三层小楼,名曰白雪楼。一层会客,二层藏书,三层则金屋藏娇住着他的爱妾蔡姬。据说蔡姬不仅貌美,而且善于烹饪,做葱味包子是拿手绝活,制作时先将葱段插入包子肚内,出锅前将葱段拔出捏死插口,蒸出来的包子馅中无葱却葱香浓郁,口感好得出奇。文友来白雪楼拜访,蔡姬常以葱味包子飨客,时间长了口口相传,竟成了济南一道风味名吃。
住进白雪楼的李攀龙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平时只和文友相处,不与权贵往来。恰好白雪楼四面环水,进出需靠一叶扁舟摆渡,这倒方便了他对来者的选择。倘若是达官显贵到访,他懒得搭理,只需一句“主人不在”,便将来人轻轻松松地拒之门外。倘若是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他则亲自撑船迎来送往,奉若上宾以礼相待。
百花洲最美的季节是三四月份,泉涌舟移柳飘,莺歌燕舞鸟啼,云蒸霞蔚花好。岛上栽种最多的是桃树,一棵棵横斜清瘦飘然忘尘,立在绿烟水墨之间秀影扶风,仿佛从3000年前的《诗经》中走来的一群修女。盛开时节花香倩影,白如云烟,粉似轻雾,红像朝霞,舞在诗里,落入画中,给人们带来千年不老的风雅神韵。此刻,荡舟向百花洲进发,很快就能进入一片桃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你成了名副其实的桃花源中人。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不知什么时候,百花洲水域紧缩,小岛隐去,昔日的风光被封存在古老的岁月里,它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好在我有办法与它相见,我经常做梦,一入梦乡就回到了500年前,李攀龙还是那样潇洒,他划船把我接进小楼,喝着自酿米酒,吃着葱味包子,我欣赏着窗外盛开的桃花,醉倒在他的诗里。
王洪亮
作者简介:
王洪亮,企业退休职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淄区诗词学会员。
马静

王桂芝

《胜景新貌》
作者/王洪亮
山青秀,水清悠,大美是青州。青州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众所周知,自不必说。今天要说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古有胜景,今有新貌的好去处。
沿着南阳湖堤岸向西走大约千米,再向南拐,有一条林荫小路,许多人来南阳湖游玩的时候,很容易疏忽这条小路,他们都愿意沿着湖畔转圈,看湖水荡漾,看鹭鸟飞翔,看湖心岛上绿树昂扬。我也与众多的游客一样,几次来到南阳湖观赏,路过这条小路路口的时候,不知纵深通向哪里,也就没有进去过。
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南阳湖水,波光粼粼,似乎热气腾腾。这个时候,游人很少,只有远处传来的悠扬的歌声,使得湖区幽静而又空旷。当我来到那个小路入口时,觉得歌声是从里面传过来的,于是,我顺着歌声向里走去。那人唱的都是老歌,刚才还在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会儿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他唱的深情无限,亲切动听,声音响亮。我沿着小路往里走,里面却是一片开阔地域,有一片沼泽地,里面长满了芦苇,旁边树立着一个草亭子,很是古朴,像是古老的遗迹,会让人联想起“绿杨芳草长亭路”、“草亭日午鹦啼巧”的诗句。那人正是在草亭子里大声的唱歌,音箱放在车上,手握话筒很投入的样子。他是骑电动车来的,用车驮来的除了有音箱、暖水瓶、茶壶外,还有一个唯一的观众,那是他老伴,在那里负责泡茶、倒茶,并适时地鼓掌喝彩。
这里真是个夏天纳凉的好地方,芳草芊芊,白杨参天,柳荫蔽日,要比外边凉爽多了。那人唱罢了一支歌,喝了口茶,朝我点头笑了笑,我朝他竖了竖大拇指点赞。看样子他有六十多岁了,怪不得总是唱老歌呢,因为那是他年轻时期的流行歌曲,早已在心里扎了根。他接着又唱开了,这是一首《怀念战友》,声音悲怆,情深谊长。听了一会儿,我就伴着他的歌声继续向里面走。里面许多建筑,有一处建筑物的白墙上还留有一米多高被水泡过的浸渍,不知是哪年哪月积水成渊留存的痕迹,还有小桥流水,月季、木槿、海棠等花木,都开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抬头看看周边,这里分明是一条大沟,南段横跨一座桥,桥上车流如梭。大沟沿上有一些小房子,紧靠着十几米垂直的大沟壁,好像是悬崖上的瞭望所,惊险而又神秘,不知房子里面住的什么人。
在大沟的另一边,有一个水泥做的亭子,正对着沟壁上水泥塑造的一组瀑布浪花。据说,此处就是古时候青州瀑水涧的“石瀑冰帘”所在地。瀑水涧的名气非比寻常,瀑水涧又名石子涧,是古代青州一条著名的河流,也是旅游胜地,汉代所建的广固城就是在瀑水涧西侧。河上有一瀑布,北魏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描述该瀑布“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及至宋代,虽经变迁,依然是风景宜人,特别在夏季,悬崖飞瀑,冰帘清泠,实为避暑之佳处,涧旁曾建有“冰帘堂”。范仲淹担任青州知府的时候,曾写有《游石子涧》两首记游。欧阳修担任青州知府的时候也喜欢到瀑水涧游玩,他也写了一首《咏石子涧》的诗。富弼任青州知府时,每当春旱不雨,他必先沐浴更衣,戒斋三日,率领人们至瀑水涧边虔诚祈雨。青州人民,感其功德,在涧崖建一凉亭,名曰“富公亭”。最早的欧阳公祠也位于此处,明朝移建于范公亭公园内。现在的三贤祠即是供奉的这三位先贤。三位先贤都与瀑水涧渊源颇深。如今站在瀑水涧的河床上,追思往昔,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又到中秋,寒风乍起,出门散步已有些凉意,适当添衣,依然免不了迎风吹面,泪眼婆娑。这时,我又想到了瀑水涧,那里是一个深沟,是一处盆地,临水避风,应该静谧舒适一些,于是,又是一个午后,我又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南阳湖畔的那条小路,一直往里走,果然,这里四处静悄悄的,那片芦苇正开放着灰白色的花穗儿,金黄色的草亭子更加醒目了,这里没有一丝风,沼泽里倒映着白杨白柳的树影。这里的杨树,高大伟岸挺拔,笔直地直插云天,肥大的杨叶闪耀着银色的光辉。这里的柳树也不常见,不是那种枝条细长,婀娜多姿的垂柳,而是枝短叶碎、树冠膨大、主干虬劲的白柳。白柳树冠相接,像搭起了天然的大帐篷,繁茂的枝叶缝间露出缕缕天光。白杨耿直,白柳委婉,一高一矮,一个叶大,一个叶小,成林成片,相伴相生,形成互补,重绿叠翠,很有层次感。从上游淌过来的泉水哗哗啦啦地穿过小石桥,流进沼泽地,又流向南阳湖。
小石桥上有两个老者在钓鱼,一个老者手握钓鱼竿,与另一个扯钓线的老者对话:算来,我比你大呢,我七十六了。扯钓线的说:我也不小了,你才比我大一岁,你是哥。握钓竿的说:可不,都不小了,啥都不缺,还图个啥?我正路过,看了看他们的小塑料桶里只有两三条小鱼儿,恐怕钓到晚上也钓不够一顿吃的,也就是钓着玩儿、图个乐儿!钓鱼之乐不在吃啊,呵呵。听他们的对话,那个知足感,那个幸福感,那个获得感满满当当的真让人羡慕。
此处果然是个好地方,不仅可避暑,也能避风,是河床故道,也是峡谷盆地,俯瞰遍地芳草、溪水淙淙,仰望土壁悬崖、大树遮天。这里远离浮尘,草香氤氲,冬暖夏凉,风光怡人。自从知道了瀑水涧的来历,再到此处时,便有一种感动从心底升起,想象着历史的烟云曾从这里飘过,想象着先贤们曾宽袍大袖地从这里走过,眼看着古老的土地上这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白杨白柳,便会受到鼓舞,脚步便更加有力,每一步都觉得那么自信、那么自豪。
李存亮

李存亮,男,1970年生,山东青州市何官镇新村,高中毕业,潍坊诗词学会会员,青州诗词学会会员,青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艺佳新乡书画协会会员,自幼爱好诗词,书法,作品多见散见于诸多自媒体,潍坊日报等。
郭同经

《一地鸡毛》
作者/李存亮
虽然有万般不舍,但还是决定要搬家了。
因为邻居又开了一家店,老板娘年轻,皮肤又白,腚大腰圆,嘴又会说,有些客人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便挪不动脚步了。加上三年疫情,让餐饮行业每况愈下,便萌生出搬家的想法来。好在公路对面不远处,自己还有六间门面房,只是房屋已破旧不堪,如果找人装修一下,倒也能用。于是,一环接一环的工作展开来,大约十几天,便装修好了,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下水道、布线、瓷砖、门窗杂七杂八……竟让人头大了几圈,每每受难为时,便想退缩。不管如何,开弓没有回头箭,硬着头皮也要执行。接下来开始归纳物件,收拾了许久,许多陈年旧物从角落里扒拉出来,生锈的螺丝、掉把的炒勺、没底的筛子、瘸腿的板凳、书法教程、少嘴的茶壶、零零碎碎……带着岁月的痕迹,那是蛛网和尘灰,无情的岁月蹉跎着它们,也蹉跎着我。还有我差点挖地三尺都没有找到的摩托车钥匙,突然,啪一声响,一个纸包从货架上掉下来,东西散落开来,竟撒了一地鸡毛,那是我养了七年的大公鸡的羽毛和脚蹬爪,那爪足有十几公分长,赶紧捡起来用手拭去灰尘,拾起记忆,那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浮现在眼前,那是一只白羽鸡,从小到大,我亲手喂养,非常听话,每次叫它:“小公鸡”,它便快跑过来,看看我的手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假如有,便用尖尖的嘴啄了,然后嘴里咕咕咕的叫着它的三妻四妾,有选择的给哪个吃了,然后骄傲地扇扇翅膀,高声打鸣,很得意的样子。
晚上曾经有黄鼬将母鸡拖出来,它便从栖息的屋里飞了出来,向着母鸡惨叫的地方啪啪啪……用翅膀扇,用脚爪子蹬,晚上鸡的视力几乎为零,它在凭着感觉奋力保护它的三妻四妾,当我把外面的灯打开,那只黄鼬竟然没有逃跑,而是紧紧地咬着鸡脖子,公鸡终于能看清楚黄鼬了,它愤怒地跳起来,用力地抓向黄鼬,被黄鼬机灵的闪过,它又用嘴去啄,黄鼬躲闪不及,被公鸡啄去一嘴毛,黄鼬嗖的一下,爬墙头上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看,然后不知所踪。受伤的母鸡竟然被吓的从此不产蛋了,以后这只公鸡便每天晚上像哨兵一样,守在鸡舍门口,稍有风吹草动,便警惕起来。黄鼬又来过几次,都无功而返,相安无事。想必大概也是怕了吧。
这只公鸡因为守护有功,便躲过一劫。有几个食客肯出高价,始终没成为餐桌上的美食。最后,陪伴了我七年,带给我们许多故事的大公鸡生病死去了,临死之前,还挣扎着到了我的家门口,大约是想和我告别吧。我揪下一把羽毛,留下它的两只蹬爪,算是留作纪念吧!
回忆如同电影一般,历历在目,又长久又短暂,如今我要搬家另寻出路,眼前的杂七杂八的事,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很快都会过去,我必须 重新振作起来!收藏的物品可以一地鸡毛,但是我的生活却不能一地鸡毛,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秦曙光

作者简历:
秦曙光,网名曙光女神。齐鲁石化退休职工。淄博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淄区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曙光诗社】70人网络文化团体诗社社长,有《曙光诗社》美篇诗集96篇;诗刊至此三十六期。
65岁,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曾在《中国青年》报纸,《江西文艺》,《江西理论杂志》,《山东老年》,《老年园地》《老年大学》杂志,《淄博日报》,《中石化报》,《齐鲁石化报》报纸,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60多篇。网络各大省市级诗刊有诸多古诗词刊用。自幼酷爱文学的她曾在兰州铁路子弟学校,江西星火厂子弟学校任教师,89年调入齐鲁石化至退休,曾就任宣传干事,经理办公室文字秘书等工作。
刘桂华

《春 润》
作者/秦曙光
天堂上的父母
你们还好吗
无法丈量你们的光芒
春暖花开
仿佛看到了你们的模样
那姹紫嫣红的花朵
就如母亲多皱的笑脸
她将温润
藏在每朵花的微笑里
一朵朵一次次绽放
让我闻到醉人的花香
春风扑面
暖在身上
那笔挺的不老松
就如父亲站立身旁
历经冰雪严寒
他更无比坚强
他依然腰杆挺直相貌堂堂
他是扶我飞起的隐形翅膀
春暖花开
心潮激荡
那是亲情的重量
有多少个春暖花开
就有多少坚强的臂膀
父母在天堂上遥望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春暖花开没有沮丧
有的是父母的期望
爱和春天在同一个地方
带我飞
给我希望
刘正齐

刘正齐,山东青州人, 自幼酷爱书画诗词。自中学从教以来,对柳体书法研究倍深,其字体遒劲有力,刚健挺拔,端庄工整,部分书法作品已被中国邮政及一带一路中欧意象(邮政系统)采用,制成精美邮册,在中国及欧洲各地发行,深受各国人民所喜爱, 并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及会展,均取得骄人成绩,被评为中华文化复兴践行者,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现为青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老干部书画协会理事,界石书院常务副院长,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员,青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白秋燕

白秋艳,一个喜欢诵读,表演,唱歌的老年人。
《春的召唤》
作者/刘正齐
时间的脚步不停地迈着,转眼已到春天。春姑娘因饮了雪花的乳汁,充满了无尽的活力,召唤着世间万物不断地醒来。她带着诗和歌的潮水滚滚而来,让大地腾起了花的海洋,让空中响彻着春的乐章。
春天来临,小河两岸的野花、小草,挣脱了冬的束缚,借着春的活力,不停地涌动、成长、开花;柳树在春风的轻抚中,揉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轻柔的长发;梨花一簇簇,一层层,像云锦似的漫天铺来,在明媚的春光下如雪似玉,流光溢彩;燕子带着它那剪刀似的尾巴从南方飞来了,在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好象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春天的诗很美,春天的梦很甜,春天的脚步更快,倾听着春的声音,是天籁般的深邃,追逐着春天的影子,是微笑的期盼。她像一位多情的少女,用她的喜泪,化成了春雨,滋润着万物,加速了唤醒大地复苏的进程;她不但带来了姹紫嫣红,更使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机;她不但可以使人们观赏到春天美丽的花朵,更可在草地上放飞理想的风筝。
春天是透明纯洁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温润的诗;春天像孩子般天真无邪,似姑娘般秀美靓丽;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和理想。
春天,隐藏在那和煦的春风里,阵阵微风袭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中带着小草的气息与鲜花的芳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清新。
风光旖旎的春天,也召唤着文人踏青的欲望,激活着骚客创作的灵感,邀三五好友,有蜜蜂陪同,蝴蝶作伴,就着春风、清泉,放飞梦想,任思绪飞扬,跃然纸上,用火热的激情书写春的美丽篇章。
李玉田

简介:李玉田,男,54年生,山东济南人。部队退休军官,青州诗词学会会员。喜爱文学、诗歌,作品散见于报利、杂志。
袁华秋
《春的使者》
作者 李玉田
记得数日前的初见
你那干瘦的身躯里
虽已珠胎暗结
但纤弱凄楚的样子
在料峭的寒风里
簌簌发抖
不由得让人千般爱怜
今日再次相遇
恍如隔世
你已象十八岁的少女
倏然间变换了容颜
娇柔妩媚的你
已穿上流彩的霓裳
蓓蕾象多彩的宝石
层层叠叠
在周身镶嵌
粉红色的脖颈
挺起金色的星光
激情昂扬
天真烂漫
清幽淡雅
春意盎然
那摇曳的温婉风姿里
暗香盈盈
情愫绵绵
令人陶醉
流连忘返
短短数日竟有如此变化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惊叹
莫非是春日暖阳的眷顾
还是你极度地渴望
把春的信息传遍
亦或是春风的爱怜抚慰
二月二青龙的深情召唤
使你这报春的信使
不畏苦寒
坚强勇敢
献一袭金黄
送一份期盼
明媚的春天已在眼前
迎春花
你这报春的信使
无愧于世人
对你的赞美和祈愿
本期审稿 周桂萍

作者简介:
周桂萍,女,山东青州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学会、潍坊诗词学会、青州市诗词学会、青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刘国宇

《长寿花》
作者/周桂萍
我们的办公室在北面,一年四季见不到阳光,因此只能选择一些泼辣的绿叶植物来陪衬一下,比如吊兰、芦荟、文竹。对于长寿花,因为喜欢,也勉强养了几盆,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把它寄宿在南面向阳的屋里,直到开花时才搬回来欣赏几天。年年如此。
今年的冬天,由于各种原因,更有试试看的心理,便没有搬弄它,一直在原地陪伴着我们。那碧绿的叶片,厚厚的,翠玉般清澈。心型的、椭圆型的,有玲珑地齿边,带着点点的红晕,胭脂似的,包含诗情画意。给人以祥和、宁静!更有一眼万年的魅力!目光所至的片刻,灵魂弥漫在绿色的瀑布流里,任思绪驰骋。
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再生力!只养在水中,也能生根发芽开花。每一节亦或每一片叶子,都会成为独立的一株,生生不息,多子多福。
我们倾心的陪伴,蕴含了无数的美好。我们敬重的同事,为它特制了有机肥料,它用茂盛回馈着恩情。
春节前后,它伸长了一支支剑,花骨朵在顶端紧紧地依偎着,剑柄透着红色,似血脉喷张的血管。忍不住常常看它,满怀期待,又惴惴不安,担心花开不了,担心花没有颜色。一朵一朵,一簇一簇陆续开放,它用真情回答了我所有的顾虑。似满天的星星,那么靓丽。一支一簇如发簪,别在春姑娘的发梢。红色那么温暖可人,给我们鼓励和感动!原来,初心不变,本色不移!愿您如这长寿花,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张宇娟

作者简介:
伊人:原名张宇娟,祖籍河南省郏县,现居山东省青州市。中国诗歌网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文学平台或纸刊。喜欢在音乐和诗歌中独行。闲来摄影、听歌、写字……
本期组织 沙长学

《 想和你一起走在春天里》
作者/张宇娟
春天来了,想和你一起在春天里走走,阳光正好,花开正好。
咱们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上,那里有山、有水,树梢有鸟鸣、湖水里有云朵。咱们就这样一直走着,和路边的小花招招手,和途中的山风叙叙家常。
岸边的细柳在风中舞蹈,坡上的杏花把一粒粒羞红的心事挂上枝头。伸手掐一片嫩叶儿,或是弯腰寻一朵小花。心情都会如这春天一般轻松、美好。
就这样咱们走着聊着,把太阳从东山聊到了西山。
咱们应该在山脚建一座院落,院子不需要太大,院墙上爬满了蔷薇花。院门半开着,木质的桌椅,桌上有刚刚煮好的茶。
我想在南坡种春天,种下你说过的话。在北坡种秋天,让我们的故事开满山崖。风起的日子里,我们坐在树下数着花瓣一片片落下,就这样静静的,不说话。
日子很慢、也很美……
清晨,我挎着小篮儿看草尖的露珠在阳光下一颗颗滑落。傍晚,咱们一起看夕阳西下,湖水里荡起了晚霞。从湖面吹来的风轻轻的、暖暖的。
屋后的杨花又落了,一朵朵在风中起舞,碎碎的。有的挂在屋檐,有的顺水而去,总有种淡淡的不舍和牵挂。
最后一抹阳光划过了山头,起风了。谁家的屋顶炊烟升起又落下,谁家的院落又飘满了落花。
我想在春天里种下所有的美好,等你走过风雨,走过寒冬,转身的刹那,我们还会在春天里相遇。
把简单的日子一半做成诗、一半煮成茶。
制图 温明平

摄影 段春英
段春英,网名岩岩,山东省青州市人,喜欢朗诵、擅长瑜伽,酷爱葫芦丝演奏,绘画从师云门子先生,现青州市诗词学会朗诵部副部长。
统筹 田源

田源,山东省潍坊青州市人,现为中华诗词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潍坊诗词学会理事。山东省楹联学会会员,青州市美协会员。喜欢诗词、朗诵、绘画,专攻牡丹,师从中国著名书画名家云门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