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散文~
道 与 佛 之 论
李不白
前几天看到一篇宣扬佛教的文章,看到标题写的是佛教的禅机,总觉得有些剽窃的成份。
禅是道教的修炼悟机,道教在发源和发展中一直都是坚持道法自然和禅道机会;而佛教讲的佛法和善恶轮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禅道机会这种比较高深的哲理辩机被佛教冠冕堂皇的窃取过去成为佛教的一种理论宣扬了,佛教后来居然还成立了禅宗,赤裸裸的剽窃成了堂而皇之,并登堂入室。

道法自然,禅解破局,这是修道之人毕生追求和需参悟的。道教修炼时是利用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融于修炼之中,冥冥意念中飞身于寰宇混沌,荡涤出一条清澈明镜的影像,尽览天地之间的玄机和变数,或几十年,或几百年,或数千年。但数千年来能禅解参破玄机的修道之人,少之又少,历史上能留下名号也只有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和明朝的刘伯温等屈指可数的人了。
中国流传下来的禅解、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等都是可解、可破的,至今这些预测和破解世事万象的方法和手段都还在全世界使用着。是故,今年中国证监委才会明令禁止使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破解方法用于股市走势破解,这是全世界从未有过的禁令。

道家文化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家修行修炼起源于在四川洪雅县瓦屋山(古称蜀山)修炼的张道陵,后道教皆称张道陵为道教始祖,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后又有一称,当初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其实并未西行,而是转圜南下到了四川的蜀山(今天的瓦屋山)修炼;后张道陵入蜀修行在蜀山拜在老子门下(传说老子活了几百年),成立了五斗米教(因首位信众捐了五斗米而成立教派,故取名五斗米教);所以瓦屋山(蜀山)里有一片北纬三十度的迷魂凼,俗称北纬三十度的百慕大,人进去皆无影无踪消失不见。世说瓦屋山上的桌山就是古时候叫的昆仑山、昆仑墟,与峨眉山遥相呼应,并立蜀中,瓦屋山和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
道教是清修,自耕自足,劳逸结合,顺从自然,禅解破局,豁然洞天。

道教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道教成立教名始于东汉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教。佛教的兴盛源于唐朝,佛教因为宣扬的理论有益于朝廷统治,从唐朝时期开始朝廷大力支持,从此开始在中国盛行;道教一直不愠不火,遵循道法自然,宣扬无为而治,因为不利于国家统治所以得不到朝廷推崇。
道家道教宣扬的是道法自然的民生,佛教佛法宣扬的是虚无缥缈的往生。道家是实,佛教是虚。正如真话和谎言,人们往往喜欢听美丽的谎话,不愿接受事实的本来。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话,真话说了几遍就成了堵心。是以,信佛的基本上都是作恶者和虚伪者,都是在忏悔和赎罪,希望往生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信道教的都是理性者,能够面对现实者,以实道解决问题,以哲理禅机洞察世事,以预知警告世人。佛是虚无高高在上受人膜拜;道是清修苦心,坐而论道勘破未来。虚无的使人向往,真实的往往很残酷,所以世人信佛以期逃避孽债。

而今道教道观所处的地方都是很清静的,清静而清修,无为而洞察;而佛教所处的地方都是很喧嚣的,佛教宣扬的六根清净,实际上一根也未净,这不少林寺都上市了,削了头发心还在红尘俗世中;修道的人都是清癯消瘦的,佛教的和尚都是肥头大耳的。
中国有道释儒三大家,儒家成了统治阶级的文化教育工具;释家(佛教)成了赎罪忏悔首选之地;道家战时拔剑,降魔伏虎,和平时清修,悬壶济世。儒家讲忠君爱国,逆来顺受;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其实信佛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入地狱。
——原创作者:李晓兵
作于:2023.3.7日

作 者 简 介
李不白,又名:狂哥、李培焱,原名:李晓兵,笔名:且歌且行,汉族,江苏人,祖籍四川洪雅县人,现代知名作家、诗人。
三江文学和《名家美文欣赏》社长,中华南方诗社副社长。
一个经历沧桑的男人,一个狂放不羁的男子汉。一个很热情豪放的文字工作者,一个川西南的硬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