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之父》
作者:李 硕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一个求上进的初中生,因为性格开朗,乐于交流,所以我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之间,免不了外号加身。我呢,有上千个外号等着我,其中有一个外号我印象深刻,这个外号叫“金针菇之父”。
说起这个莫名其妙而又感到自豪的外号,其实与我的粗心和错觉有关系。班里的同学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室就是我们的大舞台,我们在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异彩。而我呢,自然是那个淘气的开心果。下课铃声响后,班里男同学聚集在一个角落,在这一块风水宝地各展才艺,津津有味地谈古论今,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朗声大笑。这会儿会因为我身上所散发的幽默而被聚焦关注,夺得眼球:阿娜多姿的舞蹈,奇异的动作,狡黠的笑容,加上幽默风趣的“赵本山式”的一幅行头和语言,调动起了大家的胃口,不久后,脆弱的同学们经不起语言的刺激,个个“丑态百出”,有的人笑得流泪,有的人笑得捧腹,还有人笑得蹲下呕吐……
在星期二的地理课上,我成为了全班最靓的那只仔,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在《世界气候》课上,黑板上时不时会出现各地气候的变化,以及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也展示各地特色植物。我的心还没有从课间的嬉闹中收回到课堂上,正在回味课间的趣事,这时只听得老师问道:“这是什么?”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金针菇。”话音未落,只听得一阵大笑。因为我视力不好,所以把一棵榆树错看成金针菇。同学们的哄笑提醒了我,老师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我瞬然间害羞了起来,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课堂上的出丑,一笑而过后,事情并没有完,下课后,同学们又来调侃。我旁边的同学马某某煞有介事地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你就是金针菇之父,在22世纪,你会用金针菇来造福人类,解决人类缺金针菇蔬菜的问题……”他的调侃吸引了其他同学,大家都爆以刺耳的掌声,从此之后,我就有了“金针菇之父”这个外号。
既然得了这个雅号,我突然有了想法,一定不负同学们对我的期望,长大后在农业技术方面向袁隆平爷爷那样学习,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务实肯干,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硕,男,13岁。固原市五原中学七年级学生;钟声工作室文学公益讲堂学员,爱好篮球、书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