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的传播者、捍卫者
——评古广祥先生《本草医人论事》
古广祥先生又一部大作《本草医人论事》问世,这在中医理论界和楹联界,都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他的前四部著作,我都有幸拜读过,受益匪浅。现在手捧《本草》篇,感到这比前四部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或者说,这就是前四部的汇总和集大成。
当前中医事业和中医文化,正面临着空前未有之挑战,某些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正在千方百计地诋毁和弱化中医事业,阻挠中医抗击新冠疫情,诋毁中草药,怀疑其疗效,质疑其科学性。一些不明真相者,也跟着人云亦云。致使有的中医院、中医大夫和中草药,面临着诸多困难。
古广祥先生却能逆境中挺身而出,力挺中医文化,宣传、推广中医文化,捍卫中医文化。多年以来,广祥先生所做的社会活动,所从事的中医事业和所著的几部著作,都是为中医文化鼓与呼。在各方努力下,中医事业的发展仍然很快。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中医药。这部《本草医人论事》就是一支捍卫中医的武器。
古广祥先生出身中医世家,其父剑锋先生,是岐黄圣手和诗联家。广祥先生幼承庭训,从1983年起,创办香港新闻出版社,创办《中华医药报》,努力促进民间与政府、学界与业界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的全球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广祥先生是一位楹联艺术家,他利用自己的优势,独创了中草药的楹联。把这两门中华的国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广祥先生中草药联,有几个显著特点。
1.回忆历史。作者从小随父母飘零海南,几处搬迁,生活清苦,常以“辣椒叶”“木麻黄叶”做主菜,以地瓜充饥。曾写中草药联,记录当年的生活状况。
粗康子/碗蕨/零余芋;
苦豆根/仓庚/六什头。
这是一副六味中草药对联,“粗康子”是指古氏家人,“苦豆根”借指古家当年的生活状况。读者可从“零余芋”及“六什头”了解古家人那年那月“四季不曾尝肉味,三年何止缺鱼腥”是真贫困,“零余”令人心酸,“六什”让人同情。就撰联艺术角度而言,“零余”对“六什”,可谓工巧。
2.怀念父母。广祥先生父母都是中医大夫。其母李涤嫦于2019年仙逝,享年92岁。作者说“去母悲伤格外长”,唯有撰本草联寄托哀思。
去母/家连/吹血草;
垂珠/月记/断肠花。
我认为,“家连/吹血草”“月记/断肠花”最能诠释“亲亲,仁也”之真实内涵。
3.推介中草药,宣传养生。中医药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历史,且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体系。中医、中药、针灸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广祥先生撰联曰:
张国老/升推/着生草;
徐长卿/抹利/通脉丹。
张国老又称商陆,升推又称刺蒺藜,着生草又称落地生根,徐长卿又称石下长卿,抹利又称茉莉花,通络丹又称太白前。作者之本草联诠释了中医中药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
4、用于社会交往。古广祥先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在香港新闻界,在港台政界,有不少朋友,与上层交往很多。他又是一位中医文化传播者,在港澳的中医界以及东南亚各国卫生部门官员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与这些人的交往中,古先生就发挥自己的优势,经常用中草药名撰联咏颂达者成就。他曾为世界著名侨领、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撰写嵌名中草药联相赠:
香仪/戴胜/生龙骨;
梅片/飞蓬/露甲花。
也曾为儋州市丹阳中学董事长黄玉香老师新书作序,并题中草药嵌名联:
玉遂/文章树;
香通/节骨风。
这是两副凤顶格的嵌名联。此外古先生还曾为多名政界、医药界等各类人士撰写嵌名联。如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海南司法干部潘江妹、昌江县关工委副主任符天明、世界华文传媒协会副秘书长张道康、深圳睿银信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康等各界友人,撰写了嵌名中草药联。在其大作《本草》上,都有准确记载。这些中草药楹联,无疑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相互间的友情,宣传了中医文化,体现了国学底蕴。
5.不忘农村、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者成长于农村,至今不忘农村、农民,关心着农业生产和对农民的扶贫。在任海南省政协委员时,时常有三农问题的提案上交。还多次撰写关于农业的中草药楹联。如:
大报春花/农吉利;
香圆枳壳/谷精珠。
该联描写田家祈求“农吉利”“谷精珠”的心愿。“大报春花”又称“无粉海仙花”,有消炎、接骨祛瘀的功效。“香圆枳壳”又称“枳壳”,有破气、消积、化痰、消食的功效。

在以往的楹联中,也有的使用词牌子组联,有的是用电影名组联,有的用人名组联,也有的用中草药名组联。但大多数联当中都有连接词。我手头就有书,如
《水仙子》持《碧玉萧》,风前吹出《声声慢》;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这些词牌子中都有连接词。再如中草药组联
《白头翁》服《长寿菜》;
《红娘子》插《金仙花》。
等等,中间都需有连接词才能形成一副完整的楹联。而古广祥先生撰的中草药联,根本不用连接词。且楹联完全合乎联律通则,对仗工整,用词准确,意境深远。这在楹联界也是一名高手。比如作者写的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联。
远客/隆思/防痛树;
药王/复累/寄生茶。
这“远客”泛指易邦,是偏正结构,“药王”指华夏良医,也是偏正结构。“隆思”是指渴求,“复累”是累中累,都是副词、动词。这“防痛树”“寄生茶”,都借指施赠良药,都是偏正结构。可以看出,这副中草药联,没有连接词,而且词性、结构,上下联完全一致。这应该是广祥先生中草药联的一大特点。
当然古广祥先生还曾用地名、词牌名撰写过不少楹联,也出版了专著。不在这里赘述。
普及中草药知识。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接触过中医和中草药。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草药也在与时俱进。即使我们看中医,也是中成药越来越多,或者医生为我们开了中草药,而多数药店也是为我们煎制好了,一些患者没有细问中草药的名字、疗效。而古先生的中草药联,恰好补充了这些不足,使我们能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不少中草药的名称、别名和药效。这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最近三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在各国肆虐。有史以来,发生过无数次瘟疫,而中医学在治疗和预防瘟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冠肺炎期间,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救治,有效地降低了新冠死亡率。新冠病毒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伴有干咳、乏力、鼻塞、流涕、肌痛、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免疫是预防的墙壁。为此广祥先生撰联:
药茶/利窍;
汤版/扶筋。
为帮助读者了解中药功效,作者作了进一步解释,其曰:“药茶”,又称“海藻”,其功效软坚散结,消炎利水。主治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利窍”又称“滑石”,有清热、渗湿功效,主治小便不利、热痢、淋病、黄疸、水肿、皮肤湿烂。
“汤版”又称“龟版”,其功效有滋阴、潜阳、补肾、键骨作用。主治骨蒸劳热、吐血、崩漏、带下、久痢。“扶筋”又称“狗脊”,能祛风湿、固肾气。主治足膝无力、风湿痹痛、遗尿、尿频、遗精、白带。
总之,纵览全书,处处体现着中医文化、楹联文化以及书法等类艺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读。
写于2023年2月28日
韩进卿,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河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廊坊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龙河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