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中国铁道兵旅游网》的旗帜
——记旅游网络创始人、原铁8师40团宣传股长林庆存

说到林庆存,唯恐知晓的战友不多,但提起“政宣”,多数人就熟悉了:因为网上,经常能看到他写的文章、发的视频,能看到他组织铁道兵旅游活动的消息,能看到他服务战友的身影……
他1947年10月出生广东普宁,1968年2月入伍,在铁8师40团任战士、文书、报道员、新闻干事、正营职股长等。1984年初转业回原藉,在区政府、市委党史办、市劳动局等部门工作。
他热心新闻报道工作,在部队和地方,有多篇稿件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铁道兵》报、《南方日报》《广东劳动报》等报刋选用。他把对铁道兵深切的感情融合在公开出版的《我的铁道兵情节》一书中。
开展铁道兵战友旅游活动,他是从一次报告中受到启发。佛山市三水区供电局对职工进行纪律教育时,想请军人讲讲部队守纪律的光荣传统。当时正在三水暂住的林庆存,经区战友联谊会会长何志敏的推荐来到课堂。他从到部队受纪律约束讲起,说到铁道兵为建设祖国铁路立下的丰功伟绩。当讲到铁道兵几十万官兵,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撤销兵种命令,于1984年元旦那一天,齐刷刷摘下红领章帽徽时,十分投入与动情,当场流泪了......会场沉静几秒,瞬间爆发雷鸣般的掌声。他心里明白:这掌声,是在场职工为40多万铁道兵干部战士,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一切而鸣!军人高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不言而喻。
他从这件事感觉到:铁道兵撤销几十年了,但官兵的形象、精神、故事,在社会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也拥有无数英雄铁道兵的崇拜者;战友们总爱回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怕苦累,舍生忘死的经历,爱讲无私奉献、官兵平等互爱,兄弟情同手足等故事。这就需要退役的老同志,特别是在部队做过宣传工作的人,继续为宣传、弘扬铁道兵精神而努力。
怎么做好这个工作?林庆存认为:一方面要用文字大力宣传,另一方面要组织起来,走出去主动宣传。从那开始,他根据铁道兵老战友年龄大了,许多人喜欢旅游的情况,2011年就决定利用QQ群,组建《中国铁道兵旅游网》(也称《志在四方旅游网》, 后又增加微信群),努力为老战友旅游提供服务。通过群网的线上线下活动,使它成为弘扬铁道兵精神的宣传队,老人健康旅行的体工队,活跃精神生活的啦啦队,是铁道兵文化园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从此,他组织铁道兵战友旅游活动一发而停不下来。十余年来,较成规模的活动有数十次,直接参加的战友达七八千人次,加上各地直接参加联动的战友有上万人,通过网络分享旅游信息的网友就更多了。他利用铁道兵战友各种网络,大力宣传旅游活动信息,仅通过政宣QQ空间,阅读就超过64000多人。

广东铁道兵文化联谊会郭培斿会长《中国铁道兵旅游网》湘西之旅,旅游团参加常德市铁道兵战友举行的欢迎晚会(2012年)
他和团队组织的活动主要在三个方向:
一、重走铁道兵战斗过的地方。铁道兵战友对于修建过的铁路线十分有感情。长久记挂着铁路沿线城乡的发展变化。一件事使他感触颇深:有次旅游团在成昆铁路沿线游览时,团友马国璋在西昌遇到一位开小车的年轻人,他说:“爸爸是位老铁道兵,现在癌症晚期了,唯一愿望就是要看看亲自参加建设的成昆铁路,现在小车上。当看到铁道兵旅游团的旗帜十分激动,叫我过来问:能否跟在你们大车后面一块走?”当老兵要求得到满足后,十分高兴。后来,他通过儿子给马国璋发来当年施工随道口拍的照片。这件事,使林庆存及团友们很受感动。几年后,他又组织战友们重走了襄渝铁路,一路上,战友们那深深的情感更加动人。
二、开展红色旅游。走访和参观革命老根据地。这是党和国家对旅游工作引导的一个方向,也是发扬革命传统,牢记宗旨,不忘使命的一种行动。多年来,林庆存和他的团队组织老战友,参观、瞻仰了党的一大会址、革命圣地延安、遵义会议旧址,以及粤东海陆丰、潮汕地区的风凰山、大南山等革命老根据地,使大家重新学习了党史,缅怀了革命领袖,追忆了烈士先贤,促使战友们更加自觉牢记初心和使命。
三、游览袓国的锦绣河山。年青时,铁道兵战友投身军营,三班倒参加铁路建设,星期天外出买牙膏什么的,也得按人数比例外出,哪有时间出去旅游?现在老了有时间了,趁还能走动,正是旅游的大好时机,得出去看看祖国的锦绣河山。十余年来,林庆存策划并组织战友参观的风景胜地有:黄河壸口瀑布、黄帝陵、长江三峡大坝、第一座长江大桥、杭州西湖、千岛湖、张家界、凤凰城、粤西天马山、广州白云山等。还结合重走成昆、襄渝线活动,组织战友们攀登了峨眉山、武当山,游览了大理古城、西昌洱海、乐山大佛,参观了因成昆铁路的修建而建成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
林庆存通过组织《中国铁道兵旅游网》的活动,联络了各地老战友的感情。湘西常德市,当地铁道兵战友杨国华、卢文爱得知旅游团要来,召集200多人开展欢迎联谊会;成都,沈兆国会长知悉旅游网将组织广东战友前来成都春游,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欢迎事项,并在旅游胜地黄龙溪,举办两地200余人参加的春游活动;重庆,铁道兵战友薜方全名誉会长、王廷学会长、杨秀康副会长、刘尚荣秘书长,也组织了100多位当地战友,在市中心的宾馆举行联欢晚会;西安,三线建设学兵俱乐部高素琴主任,动员近百名学兵战友进行军民联欢;泸州,铁道兵战友企业家、泸州国粹酒厂涂国兴董事长,早就备好美酒,战友们到了一醉方休;粤西,茂名和秀荣会长不仅陪旅游团115名战友参观市区,还把旅游团带回他家乡——信宜市旅游胜地天马山,又召集当地近200名战友举行联欢晚会,他与夫人、女儿,都登台表演精彩的歌舞节目;杭州,1963年入伍的团宣传股老同事马国璋,不仅是《中国铁道兵旅游网》活动的积极分子,还与林庆存一块组织40团宣传股以及团机关部分战友游杭州,共赏西湖、千岛湖美景。

《中国铁道兵旅游网》成昆新貌之旅,旅游团在黑井、大旧庄烈士陵园向为修建成昆铁路牺牲的革命烈士举行祭奠仪式(2017)
铁道兵旅游网的活动,为愉悦老战友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起到了作用。很多老战友通过参加旅游活动,感觉更有活力,人也精神多了。
社会上组织的旅游活动很多,为什么战友们就喜欢参加《中国铁道兵旅游网》活动呢?这是因为:战友们对老铁有深厚的感情。有一次,一位穿着朴素的老战友拿出很多零钱交旅游费,看起来经济条件不太好。林庆存想:该不该劝他别参加自费活动呢?可他的一句话:“我是看到你们旗帜上有铁道兵三个字才来的。”多么朴素的感情啊!他顿时无语,差点落泪。
《中国铁道兵旅游网》的活动搞得好,主因:得到了广东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的有力领导和支持。郭培游会长不仅帮助出主意,研究方案,且亲自动员和参加旅游。旅游网创建后,他带头参加铁道兵战友湘西行、红色遵义之旅、襄渝新貌之旅、红旗飘上白云山、铁兵战友客都行等十多次活动。名誉会长冯晓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萧新生、副会长何志敏,以及副秘书长黄启伟、李伟南、蔡汉荣等,也多次担任顾问等临时职务,积极参加旅游活动。
林庆存根据参观访问的地区,又分别邀请了重庆市王廷学会长、成都市沈绍国会长、贵州葛锦楼会长、甘肃王明义会长等领导,为旅游团班子成员,请各他们帮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有个好的指挥团队。组团出游,事情繁杂,仅靠林庆存还不够,必须指定一些人组成指挥团队,实施团长、副团长具体指挥。必须挑选年纪较轻、有威信、有活力、有责任心的人担任。于是每次活动,这些同志都义务挑起了担子:朱义胜、田汉光、叶木雄、柴正山、林曼玲、王振州、赖朝晖、马焕平、郭智辉、黄文岳、陈良宣、陈党生、李志泽、暨铭洪、朱开尉、崔应毅、饶和荣、陈沛新、邱良辉、彭水庆、莫水泉、赖浩宁、黄植文、刘清礼、杨文光......旅途还指定各车车长。四川、浙江、云南、广西、北京、湖南、广东分别设分团或小组,指定分团长或组长,以便联系和指挥。
有个出色的宣传鼓动组。《中国铁道兵旅游网》组织战友出游,不仅仅在路上、旅游现场,都需要宣传鼓动,表演节目,提高士气。每次较大规模的出行,都与当地战友联欢,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行游质量。因此,林庆存十分注重发挥文艺人才的作用。有时个别文艺骨干因原因不能参加活动,他就反复做工作,动员其参加。他为原铁道兵文工团演员沈瑞雄,茂名市铁道兵歌舞团陈党生、陈英娥、庞海凌,朱冬玲、郭玉玲等,铁道兵湛江籍文艺骨干李志泽,原铁八师宣传队队长郭智辉、宣传队员丁团,铁道兵军属罗淑英(小白兔),铁十师成都战友刘道根,汕尾文艺骨于叶建球,广州战友陈顺荣等大批文艺骨干,提供了用武之地。如在红色遵义之旅,与贵州战友举办联欢晚会,文艺人才表演的《长征舞》相当出色;到襄渝线万源市”红军广场”,文艺骨干的出色表演,获得群众雷鸣般掌声。擅长摄影的梁超雄、罗淑英、赖浩宁等人发挥了特长,为旅游团留下很多珍贵资料。


在万源烈士陵园,四川省万源市民政局干部与《襄渝新貌之旅》旅游团的战友一起悼念为修建襄渝铁路而牺牲的英烈(2018年)。
有个非常负责的后勤财务组。林庆存虽不直接管钱,但他明白:这关系到旅游团能否顺利出行的关键。出游战友费用自担是原则。他告诫财务人员:“战友的钱一定算清楚。即使有当老板的,也要给个明白帐”。每次出游,他都成立战友信得过的后勤财务组。先后由关沃林、梁联才、朱开尉、暨铭洪、陈良宣、黄植文等一批工作十分负责任、且有管钱经验的同志担任正副组长。他们每次都在旅游结束前,把帐目向战友公开,余额退还大家。如在遵义时,关沃林、梁联才两人负责收取费用,原说好当晚旅行社来宾馆取钱的,结果没来。他俩感到责任重大,便抱着10多万元现金提心吊胆的睡了一夜。
他在抓好根本问题之外,别的事尽量让有才华的骨干去做。八师郭智辉有能力做好现场指挥,能掌控队伍。林庆存与其它骨于商量后,让他当铁道兵战友客都行旅游团团长,结果干得很好:比如襄渝新貌之旅,旅游团前往祭奠的烈士陵园有三个。他便把祭拜任务,分别安排铁八师40团、38团和一、二师战友中的骨干来组织。这三处陵园的烈士,生前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战友,感情也深,安排会细致,有助活动成功。万源烈士陵园是由38团的赖朝晖、叶建球、马焕平等战友带头组织的,他们充满感情的主持词,特别是叶建球的祭词,令很多战友泪流滿面,失声痛哭。
每次外出旅行,林庆存都做很多过细的工作。发动阶段,他把旅游要去线路及周围城乡的景点,都上网找来资料、图片,向群里战友介绍,使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有的线路,如成昆铁路、巴蜀之旅的成都及重庆、粤西的茂名、信宜等,都亲自先行踏勘,以便制订出可行计划。活动阶段,每天通过微信发简讯,与战友一路共享信息,提醒注意事项。活动后,将信息、图片、录相资料进行整理,在QQ、微信上发表,有的活动还制成碟片,发给参加旅游的战友。
三年疫情期间,他利用战友在家空闲的时间,把近百场活动选编成 100多个专题,每个专题选出9幅图片在网上连载,帮战友度过疫情期间的寂寞。他还创作了33篇介绍铁道兵战友旅游的文章,编进他公开发行的《我的铁道兵情结》一书。最近他不顾年纪大,还学习了录像和影碟的裁剪方法,把以前收藏的录相资料、碟片归纳成数百个片断,已陆续在抖音、微信、QQ空间,以及其它网络发表,受到战友们的赞赏。

襄渝新貌之旅,在万源烈士陵园,四川省万源市民政局干部与旅游团的战友一起悼念为修建襄渝铁路而牺牲的英烈(2018年)

《中国铁道兵旅游网》襄渝新貌之旅,旅游团在四川万源县红军公园参观时,全体团员合影(2018年)

《中国铁道兵旅游网》组织旅游团参观重庆原国民党白公馆监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18年)。

作者姜活兴,1973年入伍铁8师40团,任报道组长、新闻干事。1984年2月转业江西,同年分别主创地市级国有企业江铜集团报、参创市委机关鹰潭日报。曾任总编助理、常务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1993年晋升高级职称。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在全国115家媒体发表新闻、文学、论文、摄影、小品等作品2085篇,计560余万字;获国家级、省部级新闻奖43次,地市级奖23次;省部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9篇,论文5篇获奖;专著《新闻自析集》48万字,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中国记者协党组书记作序,人民日报领导题写书名,全国人大新闻局领导题词。
槛外人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