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旧花盆
文′魏增刚
这只旧花盆不是买的,可能是楼上人搬家送的吧。反正放在门道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可以说我天天进进出出门道,天天与它见面,但是确实忽略了它,这就叫视而不见吧。直到中午下班回来,才发现了它的存在。
中午下班回来,隔壁叔在门口他的小花园看他的花木。他的小小的花园他侍弄得很是别致干净整齐。
现在春天又来了,在习习春风的吹拂下,大路边的迎春花玉兰花杏花陆续开了,小区的柳树垂下了长长的绿色柳条,各种灌木努出了嫩芽,叔花园的海棠花也长出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粉红的花努出了红艳艳的花蕾来,一排红叶李抽出了整齐的紫红的芽叶,脚下的麦冬返青了,绿油油一片,牡丹月季摇曳着身子,准备以后开花……
小区改造后,所有花园重新改造了一番,只有叔的花园保持了原貌,只因为他把花园务得漂亮。
叔是扶风人,是西安广播电视台的退休老职工,因在故乡已没有了房子,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回故乡,在这里务务花草,转转看看的,以前接送外孙女上幼儿园,外孙女大了,上小学后被她父母带走了,他更闲了。阿姨从西安广播电视台退休后在东郊一社区当主任。

我见他侍弄他的盆栽,便问了他一句好。他说身边的一盆盆栽苗木要生发,花盆小了,我用电动车的电瓶支了大门,把手中装有小废纸的小袋子放回了屋子。
随便说一下,小区改造时要换大铁门,我们单元的人没有答应,因为大铁门虽旧,但还结实着。但是漆几乎全部脱落了,我媳妇几年前从外面提回了一些漆漆了门。闭门器坏了数次,叔修了好几次,一次开去东郊康复路买了个新的回来换上,不愿向楼上住户要成本费,阿姨和我媳妇让楼上住户与我们公摊,有些人缴了5块钱,有些人5块钱也不肯缴。
我再次环视了大门口大花盆(5个大花盆都是捡的,我在里面栽的蒜苗,前夕埋了两个发了芽的洋芋),注意到了这只小花盆,这是一只口径约20厘米,高约40厘米的小瓷花盆,它一直闲在大门口,与几个塑料花盆叠于一起,我看了一下,它竟然完好无缺。我把它递给了叔,让叔移他的盆栽,叔说大小刚合适,他便移了起来。
我确实是事后的诸葛亮,我后悔了。一是害怕叔把他的盆栽移了后,把花盆放到他的花园让路人看上花盆偷了,这事以前发生过;一是我应该把自己阳台的那株多肉移于该花盆中,那多肉十分旺,那瓦罐花盆小了,怪自己懒惰!一一说实话,人都是自私的,当然人的自私也有好处,至少人为了自己人活得精神,现在看来,这个一直被自己忽略的花盆既实用又漂亮。

既然叔已移了他的盆栽,我只有自责自己的大方了。后来我告诉了媳妇,媳妇说我小气,她出去看了一下,问了叔,叔说移好后,过几天让他的盆栽缓过来了,他把它移到过道,他也害怕别人把盆栽带花盆端走了呢。
下午我上班前,又看了一下这个花盆,它的外面是一幅春景图,一只喜鹊立在一株盛开的腊梅上。
后来我又想,一个花盆值不了多少钱,何况还是别人送我的旧的,再说叔栽了盆栽,放到过道,是美化了众人呢,自己咋能这么小气呢?叔栽与我栽有啥区别呢?以前在城中村住时与左邻右舍因鸡毛蒜皮闹的矛盾还少吗?现在在小区住,还那么小肚鸡肠,对得住这样的小区,对得住叔阿姨及邻居的一片好心吗?这样想着,沮丧的情绪没有了,心里一下子如春天的阳光一样,又灿烂了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