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喜乡远,非吾忆归庐。
一一题记
一个人对家乡的味道,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少年时光尝到家乡的味道,更是没齿难忘。就像书法、绘画要有童子功,对家乡的味道,也需要童子功。
中学毕业后,我曾从豫南小镇到山西晋南小城服役,第一次探亲是在二年后。那时候交通不是很发达,少有直达故乡的列车,我要到南同蒲铁路和陇海线交叉的小站换车,那个小站叫孟塬,现在改名为华山车站。
第一次到孟塬换车,是在一个深秋之夜,下车后,小站凄凉而阴沉,远处的西岳华山,只有一条黑色笼廓,半山腰有几处忽隐忽现的灯火,像瞌睡人的眼睛。站前一条短而窄的小街,店铺都已打烊,给偏僻的小站,又添冷清。我当时又冷又饿,想寻找一个小馆子,吃点饭。我沿街继续向前走,在街道右转弯处,却有一个小饭馆,微弱灯光散发出温柔的光线。
我走进小饭馆,里面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没有服员,也没有顾客。我说:"师傅,有什么饭呢"?他说:“有陕西油泼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
我听说有河南烩面,心里惊喜,怎么这里还有家乡的味道。我突然想起来,这里是晋、豫、陕三省交界处,有鸡鸣三省的说法。这里是河南人聚集地,有河南烩面也就不奇怪了。此时我一扫心中的阴霾,脸上露出喜悦之情。我随口而出,老师傅给我来碗正宗的河南烩面。
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故乡一样,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种让你欲罢不能,回味无穷的小吃。就如重庆有麻辣火锅,武汉有热干面,山西有刀削面,东北有杀猪菜。我心中家乡的味道就是一碗豫南烩面。
老师傅很麻利,一袋烟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就端上桌子。荤素搭配,几片薄薄的羊肉,几叶青菜,面片宽窄恰好,绵长柔和,浅红色的面汤上,飘浮星星点点的油花,最讲究的是上面散落的一层荆芥叶,即提味,又增鲜,我只浅浅的尝了一口汤,就感觉到这碗烩面的地道。俗话说,烩面全凭一口汤。这碗烩面,吃的我微微出汗,面红耳赤。在这晚秋的凄凉之夜,这家乡的味道,让我倍感温暖。
一碗烩面,让我心里有了温度,有了底气。我在寒风中,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准备乘第二天西安到南宁火车,第二天早上,太阳从华山顶峰升起,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五彩斑斓,华山的松树,巨石,栈道清晰可见。昨晚上冷清的站前小街,渐渐的热闹起来。我在报刊亭卖了一本收获杂志,上面正好有一篇苏州作家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我上车后,仔细的读了一遍。
我读了《美食家》后,对苏州,对苏州的美食记忆深刻。我想 苏州不愧是陆文夫写出《美食家》的地方,菜品如苏绣一样精致。小说里的一段话:“历代的地主官僚,富商大贾,放下屠刀的佛,怀才不遇的文人雅士,人老珠黄的一代名妓等等,都欢喜到苏州来安度晚年"。
说完苏州的美食,还要回到家乡的烩面。河南地处中原,是华民族的发祥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九朝古都中,有四座在河南,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我认为中原粮仓才是河南人真正骄傲,那一望无际的麦田,才是孕育中原文明的基础。现代中国国家领导人,视察夏粮的收获情况,一般都是在中原大地。中原的小麦,不但能孕育中华文明,同时也能产生灿烂的中原小吃,河南烩面就是中原小吃的代表,是家乡众多小吃皇冠上的明珠。
烩面在中原,各地都有。豫南,豫北,郑州,各有特色。烩面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汤味浓、香而不腻,爽口润胃,老少皆宜。其特点是汤浓酽醇厚;面光滑筋道;香喷喷、热乎乎、白嫩嫩的羊肉掺和在米黄色的汤里,再加上晶莹可口的指宽面条,添配些许小葱香菜,顷刻间香气扑鼻,余味无穷。
豫南的烩面,是以三鲜为主,多为素菜,没有牛羊肉,可能和地理位置有关。豫南地接南方,是中国的分水岭,人们喜欢清淡饮食。
少年时光,我一见到母亲精心和面,我就敏感的知道,中午要吃烩面了。老屋门口的椿树下,是一个葡萄架,下面有一个石桌子,我们放学后,都在石桌上做功课,写大仿,背古诗文。我背古诗《春江花月夜》,一口气背完,不错一字。背诵过程中,会偷偷窥视母亲一眼,看看烩面好了吗。
烩面的制作过程,很复杂,主要是和面。母亲用的面为扯面,形似拉面,用精白面粉,对入适量盐,反复揉搓,使其筋韧,烩面的精华在于汤,汤做了烩面也就成功了。做汤要熬原汁的肉汤,配以黄花菜,木耳,粉条。特别是那木耳,都是野生的。夏季的雨后,我们会去树林里,水渠旁,草地上,采集野生的木耳,在院子里晒干,母亲会用一个小袋子装好,挂在院子屋檐下,等到做烩面时,取出部分,浸泡后食用。烩面上桌时,外带荆芥,辣椒油,蒜泥,浇在烩上,进行提味。一碗烩面,吃一顿,就烙下印记。
话题又回到文章的开始,我之后数年,每次回故乡,都要到孟塬小站换车,如果时间许可,我都是光顾那个小面馆,吃一碗家乡的烩面,尝尝家乡的味道。再后来,有了高铁,不去孟塬换车了。不知道那个小面馆是否还在,那凄凉秋夜,微弱的,橘黄的灯光,依然温暖我的心。

一碗普通的烩面,它即不是名菜佳肴,又非鲍鱼海鲜,它即不华美,也不名贵,它普通的就像黄河滩上的一粒沙子,又像华山脚下的一朵野花。但是我却吃出了家乡的味道,吃出了乡音乡情。每当端起烩面,就会想到葡萄树下的少年时光,就会想到故去的母亲,就会想到诱人的香味。家乡的味道,就如一坛老酒,越酿越浓;家乡的味道,就像一首老歌,越唱越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