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美食数不胜数,陵水的酸粉、文昌的白斩鸡、琼海的清补凉、万宁的和乐蟹、东山的乳羊羔,当然少不了定安的黄牛肉。

定安人对牛肉一直情有独钟,采用煎、炸、煮、炖、焖等多种烹饪手法,让牛肉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而定安仙沟镇的牛肉传闻会“跳舞”,加之一锅两用式的吃法又给人独特的体验,因此成了网红打卡的热门话题。

杭州朋友老郦夫妇是资深吃客,已经多次去仙沟大快朵颐了,对那里的牛肉赞不绝口,引的众人垂涎欲滴跃跃欲试。
乘着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毛儿同老董夫妇和老朱,决定今天去仙沟做一次仙人,去看看牛肉是如何跳舞的,去尝尝牛肉的诱人美味。

仙沟镇毗邻省会海口市仅33公里、距离定安县城6公里、距离毛儿居住的楼盘只有3公里。如此近的路程,不去镇上逛一圈,见识一下会“跳舞”的牛肉,岂不是成了一个老傻瓜。
一元钱的公交车5站路,十五分钟后到了目的地。仙沟是一个古老的集镇,旧名“火烧坡〞。明代一老妇从仙屯村迁来此处居住,称谓仙人;该处古有地震,裂成一沟,后渐发展成集市,称之为仙沟圩。


漫步在古镇的老街上,只见店铺林立人声鼎沸,小巷窄弄间民居纵横交错;路人与摊贩的讨价声充满耳廓,茶馆酒肆里的原住民自得其乐,好一幅国泰民安的市井百态图。


晃悠了几条街巷,转到了思源路上。放眼望去,大街的这边是屠宰场和卖生牛肉的摊位,另一边是供顾客加工牛肉的餐饮店。满载活牛的拖拉机,时不时的在街上驶过。工人们在屠宰场里欢快的忙碌,牛儿们在“哞哞哞”地哀嚎。
几十家的摊位和加工店隔街相望,形成了一条生与熟的分界线。吃货们观看了会跳舞的牛肉,兴奋的拎着这坨新鲜的食材,来到了大街的对面,交给加工店的老板稍作处理,随后便进入了自我操作的享受过程。这就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牛肉一条街”。


当然在吃牛肉之前,必须去到牛肉摊位前,亲自挑选新鲜的牛肉及你要吃的部位。毛儿是门外汉,不懂牛身上哪个部位的肉最好吃。老董提议请加工店的老板娘去帮忙挑选,老朱自告奋勇邀老板娘同行。姗妹选定了临街的座位,坐等新鲜的生牛肉变成唇齿间的美味。

二十分钟后,老朱同老板娘有说有笑回到了店堂。一斤半牛腩被拿到厨房去切割加工,老朱说90元钱的肉够四个人吃了,摊主还送了二根牛骨熬汤喝。谈笑声中厨师端上了三盆牛肉片,二盆全精的加了调料烤着吃,一盆带点肥的用于涮火锅。老董好奇的挟起一片牛肉,瞪大眼睛仔细盯着,“咦,这牛肉怎么不跳舞了?”哈哈哈😄😄😄
当地人吃牛肉火锅讲究仪式感,食客的动手参与增添了乐趣。饭桌上摆放一口子母圆锅,中间的子锅烹煮醇香的牛骨高汤,用来涮牛肉和蔬菜;外圈的母锅被铺上一层烧烤纸,再淋上花生油,用来煎烤牛肉。煤气阀门一打开,子母锅可同时使用。
一切准备就绪,四位老人举筷开吃。一尺多长的木筷子将牛肉片挟入边锅煎烤,两面翻转半分钟后,变为深褐色的牛肉香飘四溢。一口咬下去,爽朗滋润特别有嚼劲,满口的余香留在唇齿间,让人回味无穷。
而中间的子锅,牛骨熬罗卜的汤汁已沸腾洋洋,挟入未加调料的牛肉片,左右来回涮至三四秒,便出现了成熟的粉嫩色彩,随即蘸上用蒜苔陈醋香菜和柠檬汁调制的酱料,缓缓送入嘴中,顿时肉香浓郁的感觉爆满了整个口腔。
真的是原汤化原食,用牛骨汤底涮出来的牛肉,细腻嫩滑,妙不可言。毛儿和老董抿着枸杞子酒,姗妹同老朱来上一壶现榨的椰子汁,边吃牛肉边聊天,乐呵呵的牛劲儿十足。

吃饱喝足,打道回府。归途中毛儿独自思忖,定安仙沟的牛肉从未做过推广,都是被吃货们敏锐的嗅觉捕捉到后,口口相传,人流蜂涌而至,使得这座小城镇不止有了牛肉的美味,还有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定安的空气湿润,水源丰富,牧草茂盛,为养殖黄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自然环境。天然的好草好水,才孕育了鲜嫩可口,回味悠长的好牛肉。毛儿外出散步时,时常看见田头坡上溪边的牛群,自由自在的在觅食溜达。

至于牛肉为什么会跳舞?毛儿上网查了,畜牧专家说,由于是刚宰杀的缘故,牛的神经还在跳动,大约要跳半个小时左右才消失。“会跳舞的牛肉〞这一说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毛儿继而又想,这牛肉固然新鲜无比,挂在了钩子上仍在不停地抖动,如同在跳舞一般。但是,是否也可理解为这是牛儿的灵魂在抽泣?罪过啊罪过😂😂😂 让我等凡人真不忍心举筷下手一饱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