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木匠
作者/姚建新
诵读/刘海平
初到巴黎,急切地想去圣母院看看。
其实,“巴黎圣母院”正确的称谓应该是“巴黎圣母主教座堂”或者“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中国人简称为“巴黎圣母院”,或许源于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应该是这样!
从女儿家出来,在十字路口,买了一根法棍(非常好吃!关于法棍,等我有闲情时要好好写写),边吃边走,不觉间,穿过了几条街。以前只在电影上看到过巴黎,浪漫的她,有一种神秘的、高不可攀的感觉。那一刻,走在巴黎街头,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什么都新鲜。
很快,我发现照片上这个人。
从地上和他手中的工具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木匠,一个“巴黎木匠”。他在做什么东西?现在记不起了,但是,那个细节我还记得。
“巴黎木匠”握着一个电钻,想把一个东西拆解开,可是,鼓捣来鼓捣去,就是拆解不开,就像解九连环。我估计他也是一时糊涂。正所谓“旁观者清”,我看明白了。见他越来越着急的样子,我伸手指给他(我不会法语),应该这样做。
“巴黎木匠”停住手,抬起脸,皱着眉,扫了我一眼。
这是到巴黎后,我第一次和法国人对视。他那双蓝幽幽的冷峻的眼神里,有傲慢、有怀疑、还有提防。我微笑。我想,那一刻我的目光一定是友善和自信的。
我觉得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巴黎木匠”低下头,去按照我指的方式,一下子就拆解开了。于是,他冲我颔首,对,就是简单的点点头,就又忙他的去了。
巴黎人的傲慢是无处不在啊!
走进“巴黎圣母主教座堂”的时候,想起来《巴黎圣母院》电影里的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许多巴黎人都哭了!
不知道,重建巴黎圣母院时,“巴黎木匠”是否也加入了施工的队伍?更不知道他们的施工队伍是不是也有包工头,再转手二包、三包、甚至四包五包地玩击鼓传花游戏?
如果这样,“巴黎木匠”又在哪一“包”呢?
2023年3月5日于石家庄

姚建新: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曾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河北省文艺贡献奖,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山东快书优秀作品展演奖,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