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捋一捋中国女性抗争与摆脱封建枷锁的艰辛历路
文/ 苑 枫 图/网络
鄙人知书读书不多,比较早见的是《论语·十七·阳货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xun),远之则怨’。”这就是孔圣人对女人的看法。从大体看,从几千年的历史看,这是对的。时至今天仍就有许许多多女人,的的确确如孔夫子所言,有如最近上演的几个电视剧都有这些镜头,台词都直言女人就是“闹腾”。这是现实,千门万户也多有如此,没法否定,也否定不了。所以圣人之言,言之有理。基于这个思路,所以孔子在修订四书《礼记·本命》:“妇有七去。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这里的“去”即“休”,休即“走”)。所谓三从四德。这就是“枷锁”。

由此可见,女人是没有自主权的,命运注定,据资料载,杭州城隍庙有一对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所谓的宿命论。正所谓老话说的:万事由天定,半点不由人。男婚女嫁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老百姓也就有个流行语的俏皮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兔子随月亮走。这些论理的,民俗的陋习,不是法规的法规,确是女人心灵的桎梏。致使一代一代的女人终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痼疾相继沿袭了几千年,遗患至今,在不少人的认知里仍旧习以为常。这是历史的局限与伤疤。

然,又不能一概而论,孔子,孟子又都讲过:“人者,性也,食色也”,称赞人性。可谓圣人的笔:饱蘸生命的津液,独具人性的慧眼。尽管禁令多多,从来没有否定女人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而且积极赞颂之。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妇女是伟大的人类资源。
孔子修订《诗经》评论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读《关雎》……可见一斑。
再往上追溯,神话故事:当年共工触倒不周山,天柱折,地维倾,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生灵不存。伏羲与女娲俩兄妹独处昆仑山上,得以幸免。为了拯救生民,对天盟誓:如果为了延续生民,可以二人结合,那就两朵云彩弥合,否则分开,结果两朵云彩立即弥合。由是天公作美,繁衍生息,始成中华民族始祖。这故事分明是冲破壁垒,追求的是人性。谁说这不是美谈呢?
大汉朝的外交史尤其明显,文成公主和蕃,昭君出塞,蔡文姬远嫁北国匈奴……故事连连,美谈多多,是时政需要,同时也应看成是民族间和亲,是外交的需要,也是对自由的开放与追求。
直到大唐,《唐律·戸婚》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离者,不坐。”即谓今之协议离婚者,名之曰:放妻书。凡弃妻、出妻、休妻、去妻。均为“放”。资料显示:敦煌出土的文件中有十几封放妻书。如赵宝敏谨立休“放妻书”。这已经是先进的明文立法了。
其实,中国女性从没停止争取追求婚姻自由,君不见梁红玉、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卓文君堪称楷模。但是,敢为时代先的唯有著名词人李清照。她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无法忍受这没有爱情的婚姻,正所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她毅然名正言顺,主动提出离婚。开史上女子提出离婚的先河,号称中国女子离婚第一人。

而清代皇妃文秀与末代皇帝溥仪的离婚,则是妃子与皇帝离婚的先例。也是唯一的一例。又是最后的一例。真个叫空前绝后。
中国女人尽管抗争,极力摆脱从属地位,然,终因封建社会制度的枷锁,几千年的习惯势力,加之观念陈腐,人们脑海里仍旧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即是豪门,也只能是“闺秀”。从一而终的桎梏根深蒂固,像一张大网牢牢地控制着。历代敢于冲破者寥寥。
清末抗争最激烈,挣脱婚姻枷锁的典型秋瑾堪为一代女豪。她原本也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王廷钧结婚的。但因王廷钧原本就是纨绔子弟,与秋瑾性格,情趣,志向无一相同。婚姻不和,几经折磨,秋瑾愤然写下“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将军。”“却怜同调少,感此泪痕多。”夫妻关系已经到了:“琴瑟异趣,伉俪不堪相得”的程度,竟直言:“欲将满眼汪洋泪,并入湘江一处流。”……忍无可忍,毅然立志:“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她认为:“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同合群不可”。于是1904年4月,毅然出走,东渡日本。既摆脱婚姻枷锁,获得自由,又归来革命,史称“鉴湖女侠”。为中国女性树立了一面抗争的旗帜!名副其实的女中魁元,巾帼英雄!开一代新风。

历史在前进,直至中国共产党开启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步步解除了加在妇女身上的陈规陋习,打破了封建枷锁,始有了妇女的人身自由。革命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女英雄:赵一曼、江竹筠、冷云……,她们参加革命,追求自由,让中国女人以革命的方式解放出来。然,获得自由,仍旧只是冲出桎梏,摆脱枷锁。
真正解放妇女的,还是建国后1952年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农民代表申纪兰首创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一样能做,女人能顶半边天。赢得代表们的一致称赞,从政治上,劳动上,工作上,生活上,待遇上,关键是思想意识的认知上,提高妇女地位,从此,“男女平等”写入宪法。一改史上几千年的陋习,不但让妇女获得婚姻自由,而且彻底解放,从而参政议政。申纪兰功不可没。她也成为第一位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于是就有了郝建秀,顾秀莲,李秀文…… 诚如豫剧《花木兰》唱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 从此,中国女性完全彻底的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工厂,走向军队……迄今走向科级高端者,如屠呦呦,王晓云……,走向蓝天,走向航天,有如女性宇航员,在航天站一展风采的王亚平、刘洋……
中国妇女呀,五千年的历史,三千年的奋斗,终于与男人一样,各自撑起华夏大地的半边天。艰苦的历程,冲破层层障碍,打破一个个枷锁,真正的解放了。谁又能说得详尽这一路是怎样艰辛的呢?

苑 枫 2023.2.13日11时36分 于晚风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