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福地鹿颈头
胡家华
鹿颈头,在泗礁的最东端,理论上讲,也可理解为祖国的最东端。我们在部队服役时,不管是军用地图还是嵊泗列岛地图,泗礁岛最东端注明的都是鹿颈头。但现在那里在颈脖处竖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六井潭》。是嵊泗著名的景区之一,进去旅游的人每人100元。
亲爱的战友,您虽在嵊泗当过兵,但你去过鹿颈头吗?
这是一个迷人、漂亮、多姿多彩的地方。鹿角上高高的灯塔指引着巨轮不迷航;鹿眼上的雷达阵地虽没有了昔日的模样,但鹿嘴边坚固的炮阵地还是那样威武雄壮;鹿头上的高射机枪阵地还是那样慷慨激昂。头枕靑石听潮起潮落;仰卧松下看云捲云舒;手抚钢枪触雾聚雾散。冬闻水仙的淡香,夏赏百合的飘逸……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花香。我有幸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四年整。并在这段时间内取妻生子…。和这里的新老战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段时间,训练、施工、学习、生产,每天都很充实,业余时间,打球、弹琴、唱歌、下棋等等,玩的不亦乐乎!有时几个小文人还不怕丑的卖弄风骚,写些不传人的小诗,那时是见山写石头,见海写大潮,看了《红灯记》,就写李玉和,看了《智取威虎山》就写杨子荣、少剑波;看了《沙家浜》就写阿庆嫂、郭建光……。认为拿得出手的就在连队的墙报或板报上现丑。记得我写的、卞书林(后干部科干事,)陈新建(后来任江苏画协主席’、华森林〈后任南京市下关区国税局长)等小画家画的批判“四人帮”的诗组画很有特色,团政委霍洪昌在连队蹲点,非常欣赏,特组织各连政工干部和文化骨干去参观。可惜都没有保存。
现经好友提醒,有人把我写的不成文的东西竟翻出来了,我也寻寻旧记忆,晒几首打油诗供战友们一笑。
鹿颈头应是泗礁岛上看日出的最佳地方,春夏秋冬,百看不厌。看的多了,也觉得平常了。今搜几首,凑成《鹿颈头春夏秋冬看日出》,添热闹而已。
(一)
鹿颈头
春观日出
胡家华
智者乐山仁乐水,
紫气东来人不归。
骑鹿四方皆仙气,
托云中天尽朝辉。
双脚踏进报国门,
一身施展军营里。
海天福地鹿颈头,
纵马横刀敢作为。
1974春写于
鹿颈头122炮连
(二)
鹿颈头
夏观日出
晨曦初露东海疆,
鱼肚泛白天放亮。
海风阵阵吹脸颊,
夏意丝丝绕鼻梁。
云蒸霞蔚千滴水,
月落日跃万道光。
金乌四射亮牛斗,
红光灼灼照八方。
1975年夏写于
鹿颈头122炮连
海边阵地。
(三)
鹿颈头
秋观日出
胡家华
暑湿之气缠满身,
满腹心事看日升。
薄薄雾气罩东海,
蒙蒙鳞光泛海豚。
机帆奋力劈风浪,
巨轮艰难航远程。
海上风云多变幻,
多事之秋临国门。
1976年秋写于
鹿颈头130炮连
(今年国失三大领
袖 ,举国悲痛)
(四)
鹿颈头
冬观日出
胡家华
辰己午未四冬秋,
今日陡見雪蹉跎。
一夜银装锁山海,
满眼金光跃碧波。
寒抖青松扫雪道,
晨迎红日唱新歌。
无缘金榜时不济,
了却今年小登科。
1977年冬写于
鹿颈头130炮连
(今年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我向在我们连蹲点的徐副团长提出申请。他说:上面规定是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可以报名参考,你是现役军人,且是干部,不行。这就意味着我失去了最后参加高考的机会。唉!时也!命也!但今年我喜得儿子,十八年后我定能叫他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