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春
张美玲
琼枝抖擞万千条,喜兔登临玉手招。
北水冰融翻细浪,南溪燕舞秀纤腰。
逢君把酒清音啭,伴我寻香瑞雪飘。
群岭银妆多俊逸,时耕沃土荡春潮。
春节吟怀
冯忠刚
福至门楹兔岁联,沸汤煮饺送流年。
一轮新月铺光彩,亿众长情种梦田。
绿蚁钟声除夕夜,红花烛焰故园川。
人生如意吟真味,试笔开怀各比肩。
喜迎春雪
赵春光
穹庐雾漫乱云翻,一片琼芳如玉还。
早起南山穿石寨,迟飘北市落河滩。
园林匿鸟同湖寂,假日玩童共雪欢。
待到春风吹碧树,邀朋踏浪著诗篇。
新年岁味
宣民庆
纯真追梦再无回,血性倾心子弹飞。
压岁钱中思父爱,缝衣灯下沐春晖。
韶华未负家国幸,使命如约故苑归。
汉月秦关军号亮,二零四九莫相违。
早春
张耀堂
瑞雪消融洗旧尘,和风摇曳草芽伸。
寒梅傲雪报春早,嫩柳垂丝迎客频。
流水潺潺堆细浪,斜阳静静照长津。
吟诗咏意游仙乐,沽酒斟杯待客人。
银湖春色
徐和
云开初霁日方晴,遐览湖光鸟呖容。
展翅银鸥天舞雪,鼓鳍金鲤水留声。
一排嫩柳青黄色,半岭新桃赤紫英。
塞上江南争媲美,春笺笔墨写诗情。
壮哉,参军者
马生文
儿郎有志报国家,投笔从戎正步拔。
武穆遗风融骨髓,红星创意贯韶华。
宿敌本性终弗改,壮士初心岂可狎。
今日抉择无悔怨,锤镰拓路好征伐。
贺《西吉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发行
高凌贵
吉祥福地载春秋,盛事华章绘远猷。
文史四编成画策,丛书八卷引歌讴。
韬涵县域东风起,月映城乡美景柔。
巡礼当惊欣咏赞,育人资政冀丰酬。
人生
张永鑫
昨日垂髫今是翁,岁华飞逝快如风。
人生自古谁不老,修整园畦学陶公。
黄河
张月琴
雄浑飞瀑泻,九曲向天歌。
灌域滋黄土,开田孕绿禾。
名扬华夏最,史载美篇多。
魂系千年说,流金岁月河。
蝶恋花·雨水书怀
张文豹
雨水欣逢珠欲坠,北国初春,点染河山美。兴叹柳条藏绿意,纵观波涌残冰退。
陌上东风催大地,嫩草还青,百鸟争鸣起。寄托情怀重学艺,篱边种菊犹心慰。
鹧鸪天·春雪
李凤云
正月频吹啸啸风。鹅毛漫卷冻冰凌。兰山素裹斜苍宇,九曲银装映碧空。
花似玉,絮如绒。娇姿一派展颜容。飘飘六角寒梅吻,醉景柔情墨画中。
沁园春·梅
于国勇
雪映梅红,初绽枝头,俏立迎春。赏一枝独秀,千寻意切,万花逊色,百媚情真。阆苑奇葩,雪宫仙子。独领风骚花四君。寒三友,赞天姿玉骨,雪魄冰魂。
天香冷艳无伦,效蕙质兰心伴此身。重文人骚客,佳词绝唱,吟诗作赋,妙句家珍。和雪同眠,与风共舞。不与群芳共比邻。吾今诵,仰高洁励志,千载书绅。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思想家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它作为格言传诵至今。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子是山东邹城人,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断机教子”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把织好的布剪断,并说:读书就跟 织布 一样,不能间断,不然会前功尽弃。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赏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主办:银川市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张美玲 冯忠刚 赵春光 宣民庆 张耀堂 徐和 马生文 高凌贵 张永鑫 张月琴 张文豹 马宜静 李凤云 于国勇
本期朗诵:何玉华 丁建华 陈银兰 夏丽 何雨 张宝莲 谢传明 张淑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银川市诗词学会《黄河诗词》微刊